A.某4.000mol/LH2SO4溶液,其H+濃度為4.000mol/L
B.H3BO3的KAI=5.6×10-10,不能用標準堿溶液直接滴定
C.在0.1mol/LHAc溶液中[H+]=0.1mol/L
D.NaAc水溶液呈堿性
E.NaAc水溶液呈酸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NaCl
B.Na2CO3
C.NaHCO3
D.NaH2PO
E.CH3COONa
A.液層厚度一定時,吸光度與待測物濃度成正比
B.用濃度和吸光度作曲線,其斜率決定于溶液的吸光系數(shù)
C.吸光系數(shù)隨入射光強度改變而改變
D.液層厚度與吸光度成正比
E.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
A.化學純
B.分析純
C.實驗試劑
D.光譜純
E.基準級或優(yōu)級純
A.將蒸餾水加硫酸和高錳酸鉀后再蒸餾
B.將蒸餾水用全玻璃皿重蒸餾
C.于水中加NaOH到pH>12后再蒸餾
D.于水中加NaOH和AICl3后進行蒸餾
E.于水中加CaCl2后再蒸餾
A.加入暴沸石
B.插入毛細管與大氣相通
C.加入干燥劑
D.加入分子篩
E.緩慢加溫
最新試題
下列哪些毒物易分解或揮發(fā),檢材應快速送檢()
射擊殘留物主要由()組成。
下列毒物中無臭、無味的是()
在微量物證檢驗中,熱分析技術主要用于對()等物證的檢驗。
物證技術中的物理檢驗法,通常是指在不改變物證性質(zhì)的前提下,對物證屬性、特征進行檢驗的方法。大體有()幾類。
用氣相色譜法分析擬除蟲菊酯類農(nóng)藥,最好的儀器條件為()
水溶性被機體吸收才能發(fā)揮毒性作用。毒物進入體內(nèi)的途徑有()
常見的微量物證有()
士的寧與馬錢子堿共存于番木鱉和呂宋豆種子中,二者在體內(nèi)的作用大致相同,是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劇毒物質(zhì)。中毒癥狀出現(xiàn)較快,一般口服后15分鐘~30分鐘出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
常見的輕質(zhì)礦物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