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47年7~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

A.《中國土地法大綱》
B.《五四指示》
C.《關于土地改革的指示》
D.《新解放區(qū)土地改革要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上述幣制改革推行僅9個月,即告破產。其根本原因是()。

A.不能兌換黃金和外幣
B.限制收兌法幣,實行限價政策
C.發(fā)行過量,面值過大
D.實行赤字政策,積極發(fā)動內戰(zhàn)

2.單項選擇題1948年8月,國民政府實行幣制改革,發(fā)行的是()。

A.法幣
B.聯(lián)銀券
C.金圓券
D.銀圓券

3.多項選擇題抗日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出現嚴重衰退,其根本原因是()。

A.中國各地仍處于割據狀態(tài)
B.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
C.美國商品的大量傾銷
D.國家壟斷資本的空前膨脹
E.農村生產的萎縮

5.多項選擇題中國近代銀行業(yè)中的“南三行”是()。

A.浙江興業(yè)銀行
B.浙江鐵路興業(yè)銀行
C.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
D.四明銀行
E.浙江實業(yè)銀行

最新試題

重農抑商政策是在重視農業(yè)生產和發(fā)展的同時,重官商,遏制農民經商,打擊富賈大商,抑制中小商販人數過多.這說明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表反映了1951-1960年我國城鄉(xiāng)人口結構的變化。這一時段內人口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明代中后期山東兗州府,“土宜木棉,賈人轉鬻江南,為市肆居焉”。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春秋時期出現了鋤、鏟、鐮、耙、镢等鐵農具。戰(zhàn)國時期,鐵農具已能使用于墾地、翻土、開溝、整地、除草和收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以上材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圖是學者基于經濟數據測算出的清代康乾時期糧食產量相關數據,由此可知()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戰(zhàn)國《荀子·解蔽》記載:“農精于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于市而不可以為賈(市)師、工精于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這一記載折射出戰(zhàn)國時期()。

題型:單項選擇題

近年來,河洛地區(qū)出土了大量兩漢時期的鐵農具,主要包括翻耕農具、中耕農具、整地農具、播種用具、收獲農具等。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河洛地區(qū)()。

題型:單項選擇題

南宋陳耆卿曾說:“古有四民……士勤于學業(yè),則可以取爵祿;農勤于田畝,則可以聚稼穡;工勤于技巧,則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貿易,則可以積財貨。此四者皆百姓之本業(yè)?!边@反映了陳耆卿主張()

題型:單項選擇題

據記載,周人的婚嫁年齡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但最晚到春秋時代,周人的晚婚習俗已開始被早婚替代。齊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婦人十五而嫁一些思想家如墨子也竭力主張早婚。這主要是因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表是“1820—1939年間廣東沿海某鄉(xiāng)居民離鄉(xiāng)謀生情況統(tǒng)計表”。據此可知()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