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簡要分析唐朝商業(yè)市場發(fā)展所出現的新情況,并指出當時的市場仍受到哪些限制。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下表反映了1951-1960年我國城鄉(xiāng)人口結構的變化。這一時段內人口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常德澧縣城頭山是中國目前發(fā)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址。其中發(fā)現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遺址,是當今世界上發(fā)現的歷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遺址。這一考古發(fā)現最能反映我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哪一特點()。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表反映的是兩漢到清中葉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市畝)和畝產量(市斤)的變化情況。表中畝產量持續(xù)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有詩人這樣寫道,“人說耦耕省牛力,今人皆愛一牛犁。精耕細作中華史,丹青千年載傳奇”。詩中反映的耕作技術出現在()。

題型:單項選擇題

重農抑商政策是在重視農業(yè)生產和發(fā)展的同時,重官商,遏制農民經商,打擊富賈大商,抑制中小商販人數過多.這說明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

題型:單項選擇題

民營工商業(yè)在西漢初年已有相當發(fā)展,但漢武帝以后民間資本被迫大量向農業(yè)轉移,以田莊為主要載體,以農為主、工商為輔。這種變化說明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從漢朝史料來看,一些重要的物產名號往往輔以地名,如:“魯縞”、“齊紈”、“蜀錦”等,這反映漢朝()。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表是“1820—1939年間廣東沿海某鄉(xiāng)居民離鄉(xiāng)謀生情況統計表”。據此可知()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戰(zhàn)國《荀子·解蔽》記載:“農精于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于市而不可以為賈(市)師、工精于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边@一記載折射出戰(zhàn)國時期()。

題型:單項選擇題

西周時期禮樂森嚴,祭禮、喪禮、朝觀,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禮,放置于席上的飲食器皿如茶壺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圓的。宋代“席地而坐”普遍被“垂足而坐”代替,茶壺等器皿的造型逐漸變得修長,把手也逐漸加大。這一變化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