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02年8月12日,《申報》載:“考泰西各國,人才之所以勝于中國者,取士之法不同也,今中國宜仿其法,人才概取諸學堂,方可用世?!痹搱笳J為科舉應被停廢的立足點是()。

A.科舉本身的歷史積弊
B.西方國家無科舉有學校
C.推行新政,興辦學堂
D.科舉制度的時代局限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戰(zhàn)國時期,儒家主張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無為而治,墨家希望選賢任能,他們共同的出發(fā)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69年在海牙召開的歐共體峰會公報指出,在遵循《羅馬條約》的基礎上吸納其他歐洲國家,無疑將使歐共體的規(guī)模擴大到能夠適應當前世界經(jīng)濟和技術的需要的程度。公報中的“其他歐洲國家”指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8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土地法》中指出:“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種方法分配之:一分配農(nóng)民個別耕種;二分配農(nóng)民共同耕種;三由蘇維埃政府組織模范農(nóng)場耕種?!边@一政策()。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美國作家維爾斯第一次來蘇聯(lián)的時候,稱列寧是“克里姆林宮的幻想家”,表示出對社會主義的懷疑;1934年當他第二次來到蘇聯(lián)的時候,他對斯大林說:“現(xiàn)在資本主義應該向你們學習,理解社會主義精神?!彼麑ι鐣髁x認識的變化,基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學術界普遍認為:“鄧小平繼承和借鑒了列寧的新經(jīng)濟政策思想,并同時發(fā)展和提升了這一思想?!编囆∑健袄^承和借鑒”主要表現(xiàn)在()。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