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鞍倌赇J于千載”,辛亥革命是劃時代的偉大歷史事件,它打開了進步的閘門,使中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主題一【學習】
材料一
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這種政體悲慘的結束了,即悲慘的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
——N.佩弗《遠東》
主題二【變化】
材料二
在平等思想的影響下,叩頭等繁復的舊式禮節(jié)被點頭鞠躬禮取代,繼后又改為從西方傳來的握手禮?!按笕恕薄袄蠣敗钡确Q呼也改為“先生”“君”;政治思想相同的人之間互相稱“同志”。
——摘自川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主題三【發(fā)展】
材料三
民國建立至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中國進入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其中,僅1927年到1936年,中國的工業(yè)增長率達8%以上;GDP飛速增長,9%的增長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當局在農田水利、電力、礦業(yè)資源開發(fā)、化學工業(yè)、重工業(yè)的振興等等,幾乎每項對國家進步有關的事都在馬不停蹄地齊頭并進中。在1926-1937年,政府從掃除文盲的識字運動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體制終于搭成了一個完整的建構。
——摘自《星島環(huán)球網》
主題四【反思】
材料四
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時感慨地說:“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這并不為怪,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容易的事?!?/p>
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27年到1936年經濟迅速增長的原因有哪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有學者認為:“它的意義不同于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改朝換代,也不僅僅局限于趕跑了一個皇帝,而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信仰……”這位學者所說的“它”是指()
學者馬勇的新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xiàn)代化的起點”對于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下圖是1921年孫中山在《五權憲法》中為中國設計的政治構架圖:該政治構架的設計()①體現(xiàn)了“主權在民”的思想主張②反映了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③借鑒了近代美國民主政治的構想④體現(xiàn)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我們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不過辦法不同”。當時孫中山所提的“辦法”主要是指()
1922年,孫中山說:“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xiàn)在有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實現(xiàn)國共合作②領導北伐戰(zhàn)爭③提出“新三民主義”④頒布《臨時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