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西方海洋文明暴力洗劫東方內(nèi)陸文明的時代雖已遠去,可是全球化的蓬勃興起,再次使蘊藏著豐富資源的海洋成為人類通向四面八方的“巨大的公路”。
材料一:全球化時代的國家財富的增長與國家海權而非陸權的擴張是同步上升的。這是因為,海洋是地球的“血脈”,因而也是將國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將世界財富送返資本母國的最快捷的載體。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財富的關鍵。
——摘編自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中國近代的有識之士逐步認識到“興幫[邦]張海權”的道理,孫中山說:“中國海權一日不興,則國基一日不寧。”“爭太平洋之海權,即爭太平洋之門戶權。人方以我為爭(意為:別國以我國為爭奪瓜分的對象),豈置之不知不問。”孫中山面對舊中國的形勢,從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關注海洋,在《實業(yè)計劃自序》中說:海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
——摘編自楊金森范中義《中國海防史》

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觀點,并以15-18世紀世界殖民霸權的轉移為例為該觀點尋找三個歷史依據(j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