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20世紀初一些進步報刊作者的署名:盧梭之徒、盧梭魂、亞盧(亞洲盧梭)、平等閣主人、競平、人權、民友……”這則材料反映出20世紀初中國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傳播
B.“西學東漸”,崇洋媚外
C.盧梭的思想占主導
D.君主立憲思想占主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王淑芬:(看李三辮子礙事)三爺,咱們的茶館改了良,你的小辮子也該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jīng)?,冰涼!哼,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哼!我還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呢!”上面這段話出自老舍的《茶館》,下面對其所反映時代特點的描述錯誤的是()
A.“改良”成為一種社會思潮
B.辛亥革命后,民主的道路曲折
C.辛亥革命后徹底廢除舊的陋習
D.當時的中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2.單項選擇題1913年7月8日,“駐漢口的英國領事用一種典型的上流階層關于‘人民’觀念的口吻指出:‘對于北方軍事力量,湖北人民是把它作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來寄予同情的?!陂L沙,‘大部分紳士,實際上整個商界’,持有同樣見解”。這段材料說明()
A.民主共和觀念并未深入人心
B.二次革命缺乏堅實群眾基礎
C.袁世凱政權有廣泛社會基礎
D.國民黨迅速分化、力量渙散

最新試題
除革命黨、諮議局、普通民眾之外,清廷軍隊,甚至是袁世凱的北洋部隊,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舉動。1911年12月10日,清朝駐荷蘭國代辦章申在給內(nèi)閣的電報中說,“和(荷)報稱……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國建立共和國)”。這表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賦予總統(tǒng)很大權利;其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力做出嚴格限制,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評論,正確的是()①體現(xiàn)了啟蒙思想家的學說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性質(zhì)的憲法③體現(xiàn)了孟德斯鳩的政治主張④規(guī)定了總統(tǒng)制政體⑤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的進步意義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申報》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痹摴骖C布的時代背景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將到來之際,著名學者楊天樹在《走出辛亥革命評價問題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下列各項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