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美洲和東印度航路的發(fā)現擴大了交往,從而使工場手工業(yè)和整個生產的發(fā)展有了巨大的高漲。從那里輸入的新的產品,特別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銀(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階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勞動者),冒險的遠征,殖民地的開拓,首先是當時市場可能擴大,而且規(guī)模愈來愈大地擴大為世界市場,所有這一切產生了歷史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材料二: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歷史加快了從分散走到整體的進程。洲際貿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區(qū)之間經濟與文化聯系的主要內容之一。三角貿易興起于16世紀,在17-18世紀成為最重要的洲際貿易。右圖為三角貿易示意圖。
材料三:工業(yè)革命下的紡織工廠及火車
材料四: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些工業(yè)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遙遠的地區(qū)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費。
——《共產黨宣言》
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遍布東印度群島。……
——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記述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中,主要的促進因素應包括()①殖民活動的拓展②工業(yè)革命的進行③國際貿易的擴展④交通運輸的進步
17世紀,憑借強大的商船隊壟斷世界航運業(yè),成為“海上馬車夫”的國家是()
有學者稱“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為“哥倫布大交換”,認為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系的開始,也是一件關于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從這個角度來看,下列哪項不是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給美洲帶來的影響()
綜合上述材料的觀點,分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對19世紀40——60年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據估計,400年間,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萬人,死于獵奴戰(zhàn)爭和販運途中的黑人,約為此數的5倍,整個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的人口中,60%是運往美洲而損失和犧牲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