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概括為“兩個過程”,即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睾椭趁竦氐倪^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過程,主張以這一基本線索作為指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準則。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就是從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tǒng)到現代”這一思路作解釋。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來研究中國近代史,可能會對1840—1911年間的哪些重要事件評價較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于南京長江路292號民國時期的“總統(tǒng)府”,現已被建設成中國近現代
史遺址博物館。這是我國目前最高級別、保存最完好的近現代史遺址博物館。
材料二有學者說,從歷史價值和政治價值上來講,“總統(tǒng)府”要超過北京的故宮。故宮是我國現今保存最完整、建設最輝煌的皇家宮殿,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最高成就,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故宮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標志,而“總統(tǒng)府”則象征著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統(tǒng)治的終結。從這個角度來講,“總統(tǒng)府”的社會價值和政治價值都不遜于故宮,而且“總統(tǒng)府”以前還曾經是清代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的天宮遺址,這種匯集交融的歷史價值也是故宮所不具備的。在此設立博物館的目的就是為了展示和宣傳這些價值。
材料三史料研習、理論指導、問題研討和社會調查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請運用這些方法分析近現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展進程。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它規(guī)定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tǒng),負其責任”,即實行責任內閣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是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
請回答:

近代史上,太平天國政權、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在這里頒布過哪兩部體現歷史發(fā)展方向的著名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