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論語》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和弟子到衛(wèi)國,弟子問,人口那么多,怎么發(fā)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問,大家都富裕了,又該怎么辦?孔子說“教之”。就是說,要教育。孔子的主張從哲學意義上講是因為()

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C.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D.意識完全依賴于物質而存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下列詩句中與此寓意相近的是()

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
B.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
D.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

2.單項選擇題“你最痛苦的時候,窗外有小鳥在快樂地歌唱”,這句格言的哲學寓意是()

A.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B.世界的本質是客觀的
C.人的尊嚴在于思想
D.思維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最新試題

材料一:由于幾十年來大規(guī)模開發(fā)北大荒,致使黑龍江平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87億噸地表水隨之流失,濕地面積由于上世紀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減少到目前4490平方公里。材料二: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它的發(fā)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按照計劃,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將在兩年內依次與天宮一號完成無人或有人交會對接任務,并建立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說明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規(guī)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的?

題型:問答題

隨著人口劇增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jié)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來越嚴重的氣候問題,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健康安全。在全球變暖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開始認識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響,以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為核心,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漸被人們所接受?,F在環(huán)保意識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方式已成為一種時尚,這必將影響和改善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運用馬克思主義有關物質與意識的道理談談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題型:問答題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視沙漠為害,是資源的“荒地”。如何治理沙漠、化害為利?人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家認為,“沙漠是資源”并提出了“沙產業(yè)理論”,提出創(chuàng)建“利用陽光,通過生物,延伸鏈條,依靠科技,對接市場”的沙產業(yè)。這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產業(yè)理論”的指導下,我國沙產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不少企業(yè)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廣袤無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資源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使被動的治沙轉變成主動的沙漠生態(tài)構建。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人們的認識再次升華:科學開發(fā)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上述材料體現了《生活與哲學》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中的哪些道理?

題型:問答題

2011年3月10日,在云南盈江發(fā)生5.8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24.7度,東經97.9度,震源深度約10千米。據中央電視臺報道,云南盈江縣副縣長李智仁說,截至16時,地震已造成16人死亡,140多人受傷。此后10分鐘內,當地又連續(xù)發(fā)生3次余震,震級為4.7、4.5和3.6級。國務院救災工作組于10日晚間抵達地震災區(qū),傷員救治、遇難人員善后和群眾的轉移安置等各項救災工作正在有序展開。此外,多支救援力量也馳援盈江,各方救災款物陸續(xù)抵達。辨題:自然的力量是強大的,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題型:問答題

“失足,你可能馬上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遠難挽回”。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它關系著個人的生存和國家的發(fā)展。近年來,各地都著力梳理“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城市社會風氣,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并突出“誠實守信”的主題,深入進行誠信經營、信守合同、服務優(yōu)質等方面的教育。運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為什么要樹立“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社會風氣,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