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讀地球表面某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判斷下列各題。
若某人從M點出發(fā),依次向正東、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別前進100千米,則其最終的位置是()
A.回到M點
B.在M點的正南方向
C.在M點的東方
D.在M點的東南方向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下列各種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4000000
B.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30千米
C.
D.1:2000000
2.單項選擇題在一張地圖上,60°N緯線上的甲、乙兩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時相差4小時,則該地圖的比例尺應是下列中的:()
A.
B.1∶100000
C.l/5000000
D.十萬分之一
3.單項選擇題若將一張1:12000000的地圖比例尺放大到原圖的4倍,放大后的地圖比例尺是()
A.1:3000000
B.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400千米
C.1:6000000
D.1:9000000
4.單項選擇題某考古工作隊在長5千米、寬3千米的長方形區(qū)域內(nèi)進行作業(yè),最適宜隨身攜帶地圖的比例尺應為()
A.1:100
B.1:100000
C.1:5000
D.1:500000
5.單項選擇題在一幅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亞洲地圖上量得亞洲最東端到最西端的圖上距離約為10厘米,則它們的實地距離約為()
A.100千米
B.1000千米
C.10000千米
D.5000千米
最新試題
分析A河干流枯水期出現(xiàn)在7月至9月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在學生繪制的該地區(qū)由陸到海的地形剖面圖中,地形起伏不明顯。為了突出圖中的地形起伏,繪圖時應采用的做法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乙兩地的經(jīng)度差約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小華同學準備利用暑假騎車外出旅行,如果他從學校出發(fā)依次向正南、正東、正北、正西各騎100公里,那么他最后到達的地點應該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據(jù)圖2判斷,古海蝕地貌在此出現(xiàn),反映了幾千年以來該地區(qū)()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關于兩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乙兩島中,公路密度較低的是()島,導致該島公路密度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題型:填空題
從溫度帶位置、所處的大洋及大洲方位,概述圖乙島嶼的地理位置特征。
題型:問答題
圖2中F、G、H、I四個桿影中最接近日出時段的是(),該日前后小區(qū)住戶客廳內(nèi)的正午陽光照射面積較(),該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單元是()。
題型:填空題
咸蛋超人住地P和面包超人住地Q兩地始終相同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