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兩平面鏡相交120°角,一發(fā)光點S位于兩鏡之間靠近其中一面鏡處,那么S在兩平面鏡中共有幾個像()。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如圖所示,兩個平面鏡M、N互成直角連接,入射光線AB經(jīng)過兩鏡面反射后沿CD方向射出,以兩鏡的交線O為軸將鏡轉(zhuǎn)過q角,而兩鏡面仍保持互相垂直,在入射光線AB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經(jīng)兩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線C’D’將與原出射光線CD()。
A.相重合,同向平行
B.不相重合,同向平行
C.相交成20°角
D.相交成40°角
如圖所示,站在平面鏡前4m的人,沿著與平面鏡的鏡面垂直的方向勻速走向平面鏡,若此人行走速度為0.5m/s經(jīng)過2s,則人對自己虛像的速度和人和自己虛像的距離分別是()。
A.2m/s0.4m
B.0.25m/s5m
C.1m/s6m
D.2m/s8m
如圖所示,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垂直射到平面鏡上,經(jīng)反射在正對著平面鏡√3m處的墻上有一光斑,若要使光斑向上移動米,平面鏡應以點為軸轉(zhuǎn)過的角度是()。
A.5°
B.10°
C.15°
D.20°
A.15°
B.30°
C.125°
D.120°
如圖所示a、b、c三條光線交于S點,如果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塊平面反射鏡M,則()。
A.三條反射光線可能交于一點,也可能不交于一點
B.三條反射光線一定不交于一點
C.三條反射光線交于鏡前一點
D.三條反射光線的延長線交于鏡后一點
最新試題
()預言了光是電磁波,20年后被()通過實驗所證實。
顯微鏡、望遠鏡的分辨本領是由什么決定的?()
一束自然光自空氣入射到水面上,反射光為平面偏振光(線偏振光),若水相對空氣的折射率為1.33,則入射角為()
用邁克耳遜干涉儀觀察干涉條紋,可移動的反射鏡移動的距離為0.233nm,數(shù)得干涉條紋移動792條,則光的波長是多少?()
菲涅爾圓孔衍射中,如果對軸上某參考點,圓孔波面剛好可以劃分為3個半波帶,則該參考點為()
實驗證明引起光效應的是()強度,而不是()強度。波動光學中,用()來表示電磁波。
在等振幅多光束相干中,如果相干單元數(shù)量為N,則相鄰兩個極大值之間有()
對可見光不能形成光柵的是()
一架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相距20cm,物鏡焦距7mm,目鏡焦距5mm,顯微鏡的放大率約為()
在邁克耳孫干涉儀的可動反射鏡移動了距離d的過程中,若觀察到干涉條紋移動了N條,則所用光波的波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