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發(fā)熱
B.微惡寒
C.口微渴
D.汗出
E.神昏,譫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外感溫邪
B.正氣不足
C.自然因素
D.社會因素
E.飲食,勞倦
A.伏寒化溫
B.溫?zé)釙r毒
C.癘氣
D.痰飲、瘀血
E.暑熱病邪
A.易困遏清陽,阻滯氣機
B.病勢纏綿,傳變慢,病程長
C.以中焦脾胃為中心
D.易從火化
E.易傷陰液
A.徑犯陽明氣分
B.直入心營
C.傷津耗氣
D.兼夾濕邪
E.易犯肺衛(wèi)
A.直中心包
B.先犯上焦
C.易化燥傷陰
D.傳變迅速
E.易逆?zhèn)餍陌?/p>
最新試題
清心開竅和豁痰開竅常配合何法使用?
如何理解"先安未受邪之地"?
濕熱偏脾偏胃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試述斑疹的形成機制?
病案分析題(請分析下列病案的中醫(yī)診斷,證型,辨證分析;并寫出治法、主方和用藥)患者,男性,31歲,1990年8月1日就診?;颊邼駵?,因發(fā)熱腹脹而用通下,熱勢減而脘腹脹滿不除,大便溏瀉,日4~5次,食少無味,尿短少,苔白膩,脈緩。
濕溫為何以脾胃為病變中心?
試比較熱結(jié)腑實證和濕熱積滯阻滯腸道證治有何異同?
病案分析題(請分析下列病案的中醫(yī)診斷,證型,辨證分析;并寫出治法、主方和用藥)患者,男性,18歲,2003年7月15日就診。起病3日,仍身熱(38℃),惡寒少汗,頭身重痛,四肢沉重,胸悶不舒,口淡不渴,苔厚白膩,脈緩。
病案分析題(請分析下列病案的中醫(yī)診斷,證型,辨證分析;并寫出治法、主方和用藥)患者,男性,24歲,2003年7月20日就診。身熱,乏力,胸悶欲嘔3日,身目發(fā)黃1日?;颊?日前出席朋友宴會,飲酒頗多,途中適逢大雨,是夜即發(fā)熱(T:38℃),無汗,胸悶,四肢酸楚,倦怠乏力,不思飲食,惡心欲嘔,尿黃赤。今見身目發(fā)黃而就醫(yī),現(xiàn)在癥:身熱,口渴喜冷飲,飲不多,胸悶腹脹,惡心欲嘔,肢酸乏力,尿黃赤。查:精神疲倦,咽紅,扁桃體不腫,鞏膜及皮膚中度黃染,未見肝掌及蜘蛛痣,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竹葉石膏湯中"法夏"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