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混凝土規(guī)范》的表3.3.2,有兩個疑問:
(1)構件制作時預先起拱,用公式f≤flim驗算撓度時,是公式左邊減去起拱值,還是右邊7
(2)表下注4指出:"計算懸臂構件的撓度限值時,其計算跨度l0按實際懸臂長度的2倍取用"。如何理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鋼筋混凝土簡支矩形截面梁尺寸為250mm×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梁受拉區(qū)配置320的鋼筋(Als=941mm2),混凝土保護層c=25mm,承受均布荷載,梁的計算跨度l0=6m。
若已知梁的短期效應剛度Bs=29732.14kN·m2,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k=90kN·m,按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q=50kN·m,梁受壓區(qū)配有218的鋼筋,則跨中撓度最接近于()mm。
A.10.2
B.14.3
C.16.3
D.17.9
鋼筋混凝土簡支矩形截面梁尺寸為250mm×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梁受拉區(qū)配置320的鋼筋(Als=941mm2),混凝土保護層c=25mm,承受均布荷載,梁的計算跨度l0=6m。
若已知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ψ=0.825,則該梁的短期效應剛度最接近于()kN·m2。
A.125668
B.127020
C.126100
D.136100
最新試題
若按配有螺旋箍筋的柱計算,箍筋用Φ12@50,縱向受壓鋼筋用1825,As′=8835.72。柱的承載力Nu最接近()kN。
某小偏心受拉構件,截面為250mm×200mm,對稱配筋,每側配置420。在進行裂縫寬度計算時,‰采用《混凝土規(guī)范》公式(8.1.2-1)計算,其中的。這里的Azs,規(guī)范解釋為"受拉區(qū)縱向非預應力鋼筋截面面積",由于小偏心時全截面都受拉,是不是Azs應取為820?公式中還用到σssk,,8.1.3.1條對Azs的解釋為"對偏心受拉構件,取受拉較大邊的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感覺兩個Azs的含義好像不同。如何理解?
若已知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ψ=0.825,則該梁的短期效應剛度最接近于()kN·m2。
"彎矩調幅系數(shù)"這一概念是如何定義的?若將該系數(shù)記作β,調幅后的彎矩值是βMze還是(1-β)Mze?
若已知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lk=100kN·m,則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ψ最接近于()。
對《混凝土規(guī)范》的A.2.1條,有兩個疑問;(1)"對稱于彎矩作用平面的截面"指的是怎樣的一種截面?(2)該條第1款中涉及的受壓區(qū)高度χ,應該如何確定?
《混凝土規(guī)范》7.3.4條第2款規(guī)定:當計算中計入縱向普通受壓鋼筋時,受壓區(qū)的高度應滿足本規(guī)范公式(7.2.1-4)的條件;當不滿足此條件時,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可按本規(guī)范第7.2.5條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此時,應將本規(guī)范公式(7.2.5)中的M以Ne’s代替,此處,e’s為軸向壓力作用點至受壓區(qū)縱向普通鋼筋合力點的距離;在計算中應計入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初始偏心距應按公式(7.3.4-4)確定。我對此的疑問是,如何保證此時受拉區(qū)鋼筋的應力能達到fy?不滿足公式(7.2.1-4)時,只說明這時的壓力N非常的小,這時候受拉區(qū)鋼筋的應力σzs很可能達不到^,如果在7.2.5把σs按fy取,結果應該是偏不安全的。
《混凝土規(guī)范》的7.3.11條規(guī)定了柱子的計算長度,表7.3.11-1中的"排架方向"指的是哪一個方向?另外,計算l0時需注意哪些問題?
假定柱子的凈高Hn=5m,柱底截面內力設計值為M=100kN·m,N=450kN,V=30kN,則軸向壓力作用點至縱向受拉鋼筋的合力點的距離e最接近于()mm。
對《荷載規(guī)范》的4.1.2條第2款有兩個疑問:(1)表4.1.2下注中的"樓面梁"如何理解,是主梁還是次梁?(2)"第1(2)~7項應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如何理解?我認為有兩種可能:①當從屬于墻、柱、基礎的那部分荷載面積超過50m2時取折減系數(shù)為0.9;②統(tǒng)一取折減系數(shù)為0.9。《荷載規(guī)范》的4.1.2條第2款原文如下:2設計墻、柱和基礎時的折減系數(shù)1)第1(1)項應按表4.1.2規(guī)定采用;2)第1(2)~7項應采用與其樓面梁相同的折減系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