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質,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質,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質與乙交換了部分放射性物質。甲、乙的行為屬于非法買賣危險物質
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質與販毒者乙交換毒品。甲、乙的行為屬于非法買賣危險物質,乙的行為另觸犯販賣毒品罪
C.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甲,將槍贈與他人。甲的行為構成非法出借槍支罪
D.甲父去世前告訴甲“咱家院墻內埋著5支槍”,甲說“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沒做。甲的行為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前罪的追訴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甲所犯三罪均在追訴期限內
B.對甲所犯的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與盜竊罪應分別定罪量刑后,實行數罪并罰
C.甲如實供述了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成立自首,故對盜竊罪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甲審判時已滿18周歲,雖可適用死刑,但鑒于其有自首表現,不應判處死刑
A.甲1998年因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2010年,甲因參加恐怖組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甲構成累犯
B.乙因倒賣文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罰金5000元;因假冒專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罰金5000元。對乙數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2年6個月,罰金1萬元。此時,即使乙符合緩刑的其他條件,也不可對乙適用緩刑
C.丙因無錢在網吧玩游戲而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2000元,同時禁止丙在12個月內進入網吧。若在考驗期限內,丙仍常進網吧,情節(jié)嚴重,則應對丙撤銷緩刑
D.丁系特殊領域專家,因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丁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現,無再犯危險。1年后,因國家科研需要,經最高法院核準,可假釋丁
A.甲讓行賄人乙以乙的名義辦理銀行卡,存入50萬元,乙將銀行卡及密碼交給甲。甲用該卡時,忘記密碼,不好意思再問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職,將該卡掛失取回50萬元
B.甲、乙共謀傍晚殺丙,甲向乙講解了殺害丙的具體方法。傍晚乙如約到達現場,但甲卻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殺死丙
C.乙欲盜竊汽車,讓甲將用于盜竊汽車的鑰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錯將鑰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將車盜走
D.甲、乙共同殺害丙,以為丙已死,甲隨即離開現場。一個小時后,乙在清理現場時發(fā)現丙未死,持刀殺死丙
A.如認為乙的死亡結果應歸責于駕車行為,則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中止
B.如認為乙的死亡結果應歸責于投毒行為,則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既遂
C.只要發(fā)生了構成要件的結果,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故甲不成立中止犯
D.只要行為人真摯地防止結果發(fā)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也應認定為中止犯,故甲成立中止犯
嚴重精神病患者乙正在對多名兒童實施重大暴力侵害,甲明知乙是嚴重精神病患者,仍使用暴力制止了乙的侵害行為,雖然造成乙重傷,但保護了多名兒童的生命。
觀點:
①正當防衛(wèi)針對的“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責任能力為前提
②正當防衛(wèi)針對的“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責任能力為前提
③正當防衛(wèi)針對的“不法侵害”不以防衛(wèi)人是否明知侵害者具有責任能力為前提
④正當防衛(wèi)針對的“不法侵害”以防衛(wèi)人明知侵害者具有責任能力為前提
結論:
a.甲成立正當防衛(wèi)
b.甲不成立正當防衛(wèi)
A.觀點①②與a結論對應;觀點③④與b結論對應
B.觀點①③與a結論對應;觀點②④與b結論對應
C.觀點②③與a結論對應;觀點①④與b結論對應
D.觀點①④與a結論對應;觀點②③與b結論對應
最新試題
某縣法院對于該縣檢察院移送的張某綁架案進行庭前審查,關于法院審查后的處理方式正確的是:()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被告人屠某、沈某和證人朱某提出在偵查期間遭到非法取證,要求確認其審前供述或證言不具備證據能力。下列哪些情形下應當根據法律規(guī)定排除上述證據?()
張某是持有合法運輸礦石手續(xù)的個體戶,一日經過沈陽礦務局檢查站時被認定所運貨物與其所持手續(xù)不符,汽車與礦石被扣押。沈陽礦務局決定沒收全部礦石并罰款50000元。張某繳納罰款后,檢查站遲遲未歸還張某車輛,汽車遭到損壞。某礦務局的行為后被法院確認違法,張某提出國家賠償。關于賠償范圍和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甲、乙通過丙向丁購買毒品,甲購買的目的是為自己吸食,乙購買的目的是為販賣,丙則通過介紹毒品買賣,從丁處獲得一定的好處費。對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關于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行為,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張某與林某同為甲市田山有限公司的股東,林某以個人名義在甲市免稅進口一輛轎車,由張某代辦各類手續(xù),平時歸張某使用。后張某將轎車賣給甲市國浩公司,并將所得款35萬元人民幣劃入田山有限公司的賬戶內。甲市某區(qū)工商局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倒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自由買賣的物資、物品行為,決定沒收張某銷售款;此后又凍結田山有限公司的賬款。張某不服,向甲市工商局申請復議。甲市工商局以張某的行為構成偷稅為由,維持了原處罰決定。張某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某區(qū)12戶居民以某區(qū)規(guī)劃局批準太平居委會搭建的自行車棚影響通風、采光和通行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撤銷規(guī)劃局的批準決定。法院經審查,認定經規(guī)劃局批準搭建的車棚不影響居民的通風采光和通行權,且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下列哪(一)些說法是正確的?()
張某被南京市白下區(qū)工商局行政處罰8000元,張某不服訴至白下區(qū)法院。白下區(qū)法院判決維持該處罰決定;張某不服向南京市中院上訴,南京市中院判決撤銷該處罰決定。白下區(qū)工商局拒絕履行南京市中級法院的二審生效判決,對此,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對下列哪些行為不應當認定為脫逃罪?()
依據《行政強制法》,關于其中的說明理由,下列選項正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