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乙購物后,將購物小票隨手扔在超市門口。甲撿到小票,立即攔住乙說:“你怎么把我購買的東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適逢交警丙路過,乙請丙判斷是非,丙讓乙將商品還給甲,有口難辯的乙只好照辦。關于本案的分析(不考慮數額),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如認為交警丙沒有處分權限,則甲的行為不成立詐騙罪 
B.如認為盜竊必須表現為秘密竊取,則甲的行為不成立盜竊罪 
C.如認為搶奪必須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則甲的行為不成立搶奪罪 
D.甲雖未實施恐嚇行為,但如乙心生恐懼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3.單項選擇題甲男(15周歲)與乙女(16周歲)因缺錢,共同綁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萬元贖金。甲擔心丙將來可能認出他們,提議殺丙,乙同意。乙給甲一根繩子,甲用繩子勒死丙。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甲、乙均觸犯故意殺人罪,因而對故意殺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甲、乙均觸犯故意殺人罪,對甲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對乙應以綁架罪論處 
C.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殺害丙,故對乙雖以綁架罪定罪,但對乙不能適用“殺害被綁架人”的規(guī)定 
D.對甲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對乙以綁架罪論處,與二人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4.單項選擇題關于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判斷,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的父親乙身患絕癥,痛苦不堪。甲根據乙的請求,給乙注射過量鎮(zhèn)定劑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真實的,對甲的行為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B.甲因口角,捅乙數刀,乙死亡。如甲不顧乙的死傷,則應按實際造成的死亡結果認定甲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死亡與傷害結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內 
C.甲謊稱乙的女兒丙需要移植腎臟,讓乙捐腎給丙。乙同意,但甲將乙的腎臟摘出后移植給丁。因乙同意捐獻腎臟,甲的行為不成立故意傷害罪 
D.甲征得乙(17周歲)的同意,將乙的左腎摘出,移植給乙崇拜的歌星。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為不成立故意傷害罪

5.單項選擇題關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采用運輸方式將大量假幣運到國外的,應以走私假幣罪定罪量刑 
B.以暴力、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借貸,情節(jié)嚴重的,觸犯強迫交易罪 
C.未經批準,擅自發(fā)行、銷售彩票的,應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D.為項目籌集資金,向親戚宣稱有高息理財產品,以委托理財方式吸收10名親戚300萬元資金的,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最新試題

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guī)定,下列有關行政許可的審查和決定中,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發(fā)現下列何種情形,應當做出不起訴決定?()

題型:多項選擇題

某村村民吳某因家里人口多,住房緊張,向鄉(xiāng)政府提出建房申請。經鄉(xiāng)人民政府土地員劉某批準后,即開始劃線動工。周圍左鄰申某與右鄰崔某發(fā)現吳某占用了自己使用多年的宅基地,即同吳某交涉。吳某申辯說建房是按批準文件劃線動工,不同意改變施工計劃。據此請回答:經過復議后,誰有可能作為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題型:多項選擇題

2006年5月,萬達公司憑借一份虛假驗資報告在某省工商局辦理了增資的變更登記,此后連續(xù)四年通過了工商局的年檢。2010年7月,工商局以辦理變更登記時提供虛假驗資報告為由對萬達公司作出罰款1萬元,責令提交真實驗資報告的行政處罰決定。2011年4月,工商局又作出撤銷公司變更登記,恢復到變更前狀態(tài)的決定。2013年6月,工商局又就同一問題作出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的行政處罰決定。關于工商局的行為,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李某因犯故意殺人罪被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判決宣告后,李某沒有上訴,檢察機關也沒有抗訴。問該案應如何處理?()

題型:單項選擇題

張某被南京市白下區(qū)工商局行政處罰8000元,張某不服訴至白下區(qū)法院。白下區(qū)法院判決維持該處罰決定;張某不服向南京市中院上訴,南京市中院判決撤銷該處罰決定。白下區(qū)工商局拒絕履行南京市中級法院的二審生效判決,對此,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張某涉嫌故意傷害,被提起公訴,本案被害人李某也提起了附帶民事訴訟,一審法院對該案進行了判決,對于本案刑事部分的判決,下列主體有權獨立提出上訴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乙通過丙向丁購買毒品,甲購買的目的是為自己吸食,乙購買的目的是為販賣,丙則通過介紹毒品買賣,從丁處獲得一定的好處費。對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題型:多項選擇題

關于公務員交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下列哪些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