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閱讀有關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教學論文(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語文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認知過程,又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引導學生走向正途”的情感過程。情感在從認識到形成能力、習慣的轉化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劑,又像中藥的“藥引”。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眲e林斯基說:“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語文教學亦是如此??梢姡谝粋€的成長過程中,情感對人們的行為的養(yǎng)成是起著巨大的作用的。對上述觀點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三維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至關重要
B.語文教學更強調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及情感價值觀的形成
C.有了情感的注入,才會有個性的形成,符合教學理念
D.分析文本,體會作者情感,領悟其豐富的內涵,形成自己的思維品質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單項選擇題

閱讀《陳情表》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師:這是一篇很殘忍、很苦澀、很虐心的文章,真實地展現(xiàn)出強權高壓下一位小人物如何自保的誠惶誠恐,膽戰(zhàn)心驚。一則普通的陳情表,孝和忠的糾結,情和理的滲透,有真情的流露,也有美麗的謊言。以情說理,融情于理,情動理明,情真意切。(師出示李密服侍祖母的圖片,朗讀《晉書?李密傳》: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師:這幅圖片中包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字--生(齊):“孝”。師:你怎樣理解“孝”?(學生自由回答)師:孔子曰:“父母在,不遠游?!备改附≡跁r,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照顧父母的起居,避免父母因子女遠游而擔心,就是對父母盡責盡孝。師:跟“孝”相對應的是中國儒家傳統(tǒng)中的另一個字--生(齊):“忠”。師:孝子、忠臣是傳統(tǒng)知識分子一生的追求,但忠和孝似乎天生有矛盾。叫做--生(齊):忠孝不能兩全。師:現(xiàn)在李密遇到了一件很糾結的事情,大麻煩。這件事跟另一個強勢的非同一般的大人物晉武帝司馬炎有關。那司馬炎、李密、祖母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誰來敘述一下?(學生敘述,老師補充)師:“情”前面加上哪一個修飾詞你認為最恰當?(有學生加了“恩情、私情、感情、孝情、忠情、親情”)師:這么多的修飾詞,要李密做出選擇,那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關鍵還是兩點,忠和孝之間做出決斷.陳情表陳的就是在忠孝之間非此即彼的痛苦掙扎的苦情。至于如何陳情,就是方法問題,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八字真經(jīng),動之以情--生(齊):曉之以理。對上述教學實景分析不正確的是()。

A.創(chuàng)設情境.升華情感設置懸念
B.運用談話法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內容
C.選擇式提問,激發(fā)學生思考,引起學習興趣
D.引導不夠深入,分析過多,學生無足夠的思考空間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