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4年,孫中山在《民族主義》演講中說:“英俄兩國現(xiàn)在生出了新思想,這個思想是有知識的學者提倡出來的,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對民族主義的思想。這種思想說民族主義是狹隘的,不是寬大的;簡單地說,就是世界主義。現(xiàn)在的英國和以前的俄國、德國,以及中國現(xiàn)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贊成這種主義,反對民族主義……列寧為什么受世界列強的攻擊呢?因為他說了一句話,他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十二萬萬五千萬人,一種是二萬萬五千萬人;這十二萬萬五千萬人,是受那二萬萬五千萬人的壓迫……我們要能夠聯(lián)合十二萬萬五千萬人,就是提倡民族主義,自己先聯(lián)合起來,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聯(lián)合起來,共同打破二萬萬五千萬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強權。強權打破以后,世界上沒有野心家,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便可以講世界主義?!辈牧隙鋺?zhàn)結束后,經(jīng)濟全球化迅速發(fā)展,“一些評論家則更進一步指出民族國家的時代可能將終結,也有其他一些人認為這個結論下得為時過早,因為民族國家的功能只不過是發(fā)生了某種變化而已”。--《全球社會學》(1)材料一中的“十二萬萬五千萬人”和“二萬萬五千萬人”分別指的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一中孫中山關于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關系的觀點。 (3)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孫中山為什么在演講中強調民族主義? (4)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材料二中的觀點的認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外交政策調整,主張不依據(jù)一個超級大國的意圖來考慮對另一個超級大國的政策,也不搞“等距離”。這說明()。
A.平衡兩大陣營成為中國首要的任務
B.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而疏遠美蘇兩國
C.中國奉行積極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D.國力增強是中國外交獨立自主的前提

最新試題
抗戰(zhàn)時期,泰晤士報就中國某次戰(zhàn)事發(fā)表社論:華軍英勇抵抗,日軍尚未獲得其摧毀中國軍隊之主要目的。此次兩軍作戰(zhàn),華方傷亡固極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材料中所指戰(zhàn)事應該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英法放棄“中立”,勾結清政府共同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白鋼在《中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元朝的行省實際上是封建中央集權分寄于地方……它負責處理境內政治、軍事、經(jīng)濟等各類事務。此外行省還有一個重要職能是聚集境內財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這種職能的‘中轉站’。”對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的監(jiān)察制度的主要特點,試分析其出現(xiàn)的背景和目的。 (2)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點并分析明初產(chǎn)生這種廉政措施特點的原因。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當今反腐倡廉應該吸取古代哪些經(jīng)驗教訓?
題型:問答題
19世紀50年代的美國和沙皇俄國都()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