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內閣制度始終沒有突破它發(fā)展中遇到的瓶頸,即始終沒有使明朝實現(xiàn)真正的‘虛君政治’?!辈牧弦庠诮沂荆ǎ?。
A.內閣制未改變明朝皇權專制的本質
B.內閣官員權力弱小,無法助理國政
C.明朝皇帝與內閣間的矛盾日益激化
D.內閣內部爭權奪利,無法發(fā)揮效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元史》記載:元朝的行省“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屬性與經濟、文化一體化較高來劃分行政區(qū)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錯”原則,任意將自然環(huán)境差異極大的地區(qū)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qū)。這樣做的目的是()。
A.以地方分權加強中央集權
B.行省轄區(qū)廣闊,發(fā)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C.縮小行省的管轄區(qū)域以利于管理
D.削弱地方的經濟、文化認同感,加強中央集權
2.單項選擇題司馬光說:“淳化中……太宗患中書權太重,且事眾,宰相不能悉領理。向敏中時為諫官,上言請分中書吏房置審官院,刑房置審刑院?!笨梢?,宋太宗確實有意要削弱宰相的()。
A.人事權與司法權
B.人事權與兵權
C.司法權與財權
D.兵權與財權

最新試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思想路線,其核心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面對抗戰(zhàn)勝利后全國人民希望“全國黨派,無論在朝在野,均各以和平建國為共同目標”的呼聲,中國共產黨()
題型:單項選擇題
民國初年到1920年,中國工業(yè)增長速度達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另一個黃金十年。這兩個時期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共同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解決①軍事指揮上的是非問題②黨的組織路線問題③紅軍行動方向問題④黨的思想路線問題()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目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