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R-O
B.OR>0
C.OR<1
D.OR>1
E.OR=1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及時找到應采取的措施,防止蔓延
B.證實疫情報告是否正確
C.找到引起暴發(fā)的特異病原
D.查明疾病來源及傳播方式
E.描述疾病分布特征
A.為減少不依從性,干預措施應簡便易行
B.為減少不依從性,應對受試者講明研究的意義
C.為減少不依從性,應多選擇新發(fā)病例
D.為減少不依從性,試驗期限不宜過長
E.為減少不依從性,應對受試者說明預期結果
A.(觀察期內(nèi)的病例數(shù)÷同期平均人口數(shù))×100%
B.(觀察期內(nèi)的新病例數(shù)÷同期暴露人口數(shù))×100%
C.(一年內(nèi)的新病例數(shù)÷同年暴露人口數(shù))×100%
D.(觀察期內(nèi)的新病例數(shù)÷同期平均人口數(shù))×100%
E.(觀察期內(nèi)的新舊病例數(shù)÷同期暴露人口數(shù))×100%
A.普查
B.社區(qū)實驗
C.隊列研究
D.現(xiàn)場實驗
E.臨床試驗
A.嬰幼兒卡介苗接種;封鎖疫情;短程督導化療;藥物預防;切斷傳播途徑
B.新生兒卡介苗接種;封鎖疫情;長期督導化療;藥物預防;切斷傳播途徑
C.嬰幼兒卡介苗接種;隔離患者;短程督導化療;藥物預防;切斷傳播途徑
D.新生兒卡介苗接種;病例發(fā)現(xiàn);短程督導化療;藥物預防;切斷傳播途徑
E.新生兒卡介苗接種;病例發(fā)現(xiàn);長期督導化療;藥物預防;切斷傳播途徑
最新試題
年齡在此研究中作為什么因素起作用()
對收集資料一定要進行異質(zhì)性檢驗,如果檢驗后的P≥α,則說明()
涂鐳女工患骨瘤的相對危險度為()
報告涂陽患病率和菌陽患病率的目的是()
病例選擇當?shù)貛姿^大醫(yī)院的門診或住院病例,可能導致的偏倚()
1996年該病的病死率是()
其相對危險度為()
1996年期間,該病的患病率(1/10萬)()
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時,首先要進行的是()
在收集資料時,應遵循多途徑、多渠道、最大限度的收集相關文獻,當僅選擇某種語言如英語作為文章語種的限定或僅選擇幾個較大的數(shù)據(jù)庫選擇文獻,就有可能產(chǎn)生偏倚,這種偏倚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