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在統(tǒng)計整理階段所運用的基本方法是()。

A.綜合指標法
B.統(tǒng)計模型法
C.大量觀察法
D.統(tǒng)計分組法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關于統(tǒng)計誤差,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抽樣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B.非抽樣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C.抽樣誤差的大小不可控制
D.抽樣誤差與樣本容量成反比

3.單項選擇題變異指標是()。

A.說明總體各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
B.把總體各單位標志值的差異抽象化
C.說明總體各單位標志值的變異程度
D.反映總體總量的變動程度

4.單項選擇題要比較兩個不同總體、且平均水平不同的資料的參差程度,需用()。

A.全距
B.平均差
C.標準差
D.平均差系數(shù)

最新試題

某公司有職工3000人,從中不回置隨機抽取60人調查其工資收入情況。發(fā)現(xiàn)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職工有40人。試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斷該公司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職工在全部職工中所占比重的可能范圍。(z=2)

題型:問答題

某人駕車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從山頂開到山下,又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沿原路回到山頂。則來回的平均速度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只反映標志變異范圍而沒有反映標志變異程度的指標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一般情況下,哪一種關系為負相關?()

題型:單項選擇題

以95%的置信水平(Z=1.96)估計全校學生中由于這種原因而曠課的學生的比例。

題型:問答題

全國人均糧食總產(chǎn)量屬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若在2001年和2002年的平均發(fā)展速度都為110%,那么后8年應該以怎樣的平均發(fā)展速度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

題型:問答題

若產(chǎn)量每增加一個單位,單位成本平均下降2元/件,且產(chǎn)量為1個單位時,單位成本為180元/件,則回歸方程應該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若將居民家庭按人年均收入分成5000元以下、5000-6000元、6000元以上等三組,則年人均收入為6000元的某戶,屬于哪一組?()

題型:單項選擇題

以95%的置信水平(Z=1.96)估計由于這種原因離開該企業(yè)的人員的比例。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