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程度不等的意識障礙,包括嗜睡、譫妄、昏迷、定向力障礙等
B.肢體陣攣性抽搐或全身抽搐,強直性痙攣
C.肢體強直性癱瘓,偏癱較單癱多見,肌張力減退
D.淺反射消失或減弱,腱反射先亢進后消失
E.腦膜刺激征陰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一般在起病后3~4天出現(xiàn),腦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即可檢測到
B.IgM抗體在2周達高峰
C.輕、中型患者檢出率高
D.重型及極重型患者檢出率最高
E.不能作早期診斷試驗
A.多見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熱、腦實質(zhì)炎癥及腦水腫所致
C.不一定均伴有意識障礙
D.先見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隨后呈肢體陣攣性抽搐
E.嚴重者可出現(xiàn)全身性抽搐,強直性痙攣,可歷時數(shù)分鐘至數(shù)十分鐘
A.高熱達40℃以上,常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與體征
B.可有肢體癱瘓或呼吸衰竭
C.大多數(shù)患者留有后遺癥
D.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復(fù)期常有精神異常、癱瘓、失語等癥狀
E.病理反射陽性,淺發(fā)射消失,深發(fā)射先亢進后消失
A.鉤體病
B.傷寒
C.瘧疾
D.猩紅熱
E.麻疹
如圖,登革熱皮疹的特點包括()
A.疹退后有脫屑及色素沉著
B.多有癢感
C.持續(xù)3~4天消退
D.多為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
E.同一病人可見不同形態(tài)皮疹
最新試題
關(guān)于處置病人的措施,哪項不正確()
在我國引起此類疾病的最常見致病菌是()
病人再次瘧疾發(fā)作的發(fā)病機制是()
抗菌藥物首先考慮下列哪種()
實驗室檢查證實為鉤端螺旋體病,主要治療措施是()
本例患者為排除結(jié)腸癌,最可靠措施()
最可能診斷()
若進一步檢查,下列哪項最有意義()
當用青霉素800000U及鏈霉素0.5g肌注后30min,病人寒戰(zhàn)、高熱、頭痛、氣急,血壓11.4/8kPa(86/60mmHg),此時診斷和處理是()
鉤端螺旋體侵入人體的途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