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男性,28歲。右髖部疼痛,伴午后低熱、盜汗、食欲缺乏及體重減輕1年。查體:右髖關節(jié)呈屈曲畸形,外觀無明顯腫脹,屈伸活動受限,Thomas征(+)。ESR56mm/h。X線檢查示右髖關節(jié)間隙變窄,關節(jié)面有蟲噬樣骨質破壞,右髖臼有2.5cm大小空洞,內見死骨形成。在治療期間右髖大轉子處出現(xiàn)-8cm×6cm大小包塊,表面皮膚紅熱,有波動感,體溫39℃,為了解包塊的性質,下列穿刺進針部位的選擇,正確的是()
A.膿腫波動明顯處
B.于膿腫低位處
C.于膿腫高位處
D.于膿腫外周健康皮膚處
E.只要能抽出膿液,進針部位不限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男性,28歲。右髖部疼痛,伴午后低熱、盜汗、食欲缺乏及體重減輕1年。查體:右髖關節(jié)呈屈曲畸形,外觀無明顯腫脹,屈伸活動受限,Thomas征(+)。ESR56mm/h。X線檢查示右髖關節(jié)間隙變窄,關節(jié)面有蟲噬樣骨質破壞,右髖臼有2.5cm大小空洞,內見死骨形成。入院后抗結核4周,患者精神及食欲改善,ESR20mm/h,此時最佳的治療是()
A.關節(jié)置換手術
B.髖人字型石膏固定
C.患肢持續(xù)皮膚牽引
D.行病灶清除術
E.關節(jié)穿刺抽膿,注入抗結核藥物
2.單項選擇題男性,11歲。因左下肢外傷后疼痛10天,加重伴活動受限、發(fā)熱3天入院。緣于10天前跑步時撞傷左大腿,明顯疼痛,活動受限,臥床休息后稍緩解。3天前疼痛加重,伴發(fā)熱,體溫高達40℃,在當地醫(yī)院靜滴青霉素后無好轉,行X線片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查體:T38.8℃,P110次/分。左大腿周徑35cm,右側32cm,雙小腿周徑25cm。動脈搏動良好,感覺正常。細菌培養(yǎng)最可能的結果是()
A.白色葡萄球菌
B.乙型鏈球菌
C.肺炎雙球菌
D.大腸埃希菌
E.金黃色葡萄球菌
F.鏈球菌
G.變形桿菌
3.單項選擇題男性,11歲。因左下肢外傷后疼痛10天,加重伴活動受限、發(fā)熱3天入院。緣于10天前跑步時撞傷左大腿,明顯疼痛,活動受限,臥床休息后稍緩解。3天前疼痛加重,伴發(fā)熱,體溫高達40℃,在當地醫(yī)院靜滴青霉素后無好轉,行X線片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查體:T38.8℃,P110次/分。左大腿周徑35cm,右側32cm,雙小腿周徑25cm。動脈搏動良好,感覺正常。目前最關鍵的治療措施應采?。ǎ?/a>
A.重復穿刺抽膿
B.及時調整抗生素及用藥劑量
C.局部固定防止病理骨折
D.局部骨皮質開窗引流,并持續(xù)灌洗
E.防治體液代謝失調
F.物理降溫
4.單項選擇題男性,11歲。因左下肢外傷后疼痛10天,加重伴活動受限、發(fā)熱3天入院。緣于10天前跑步時撞傷左大腿,明顯疼痛,活動受限,臥床休息后稍緩解。3天前疼痛加重,伴發(fā)熱,體溫高達40℃,在當地醫(yī)院靜滴青霉素后無好轉,行X線片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查體:T38.8℃,P110次/分。左大腿周徑35cm,右側32cm,雙小腿周徑25cm。動脈搏動良好,感覺正常。此時進行的檢查和治療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A.聯(lián)合應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
B.全身支持療法
C.等待細菌培養(yǎng)結果決定下一步治療措施
D.局部石膏托固定
E.降溫、補液及少量多次輸血
F.行MRI檢查了解局部情況
5.單項選擇題男性,11歲。因左下肢外傷后疼痛10天,加重伴活動受限、發(fā)熱3天入院。緣于10天前跑步時撞傷左大腿,明顯疼痛,活動受限,臥床休息后稍緩解。3天前疼痛加重,伴發(fā)熱,體溫高達40℃,在當地醫(yī)院靜滴青霉素后無好轉,行X線片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查體:T38.8℃,P110次/分。左大腿周徑35cm,右側32cm,雙小腿周徑25cm。動脈搏動良好,感覺正常。初步診斷為股骨下段化膿性骨髓炎,早期確診的主要依據是()
A.全身中毒癥狀,干骺端疼痛及深壓痛
B.X線攝片示有蟲蛀樣骨質破壞及骨膜增生
C.局部CT檢查
D.高熱、肢體腫脹疼痛
E.局部分層穿刺在骨膜下或骨髓腔內抽到膿液
F.血沉、C反應蛋白、WBC等感染指標升高
最新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