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患者男,58歲,因“突發(fā)言語不能2h”來診。2h前突發(fā)言語不利,表達困難,能理解,逐漸加重,伴右側肢體無力。有高血壓病史。查體:BP145/85mmHg;心律齊;意識清楚,言語不利,表達困難,僅能表達“我是…,我叫…”,理解可,查體合作;右側鼻唇溝淺,伸舌右偏,右側肢體肌力Ⅲ級,右側病理征陽性,右側肢體痛覺減退。關于患者的治療,敘述正確的是()
A.無論梗死面積大小,必須盡快給予甘露醇脫水降低顱內(nèi)壓
B.發(fā)病時間短于6h,顱腦CT排除腦出血,無論CT是否顯示梗死灶,都應立即予溶栓治療
C.顱腦CT提示左側額葉低密度影,如果不溶栓治療,應立即予抗血小板治療
D.顱腦CT提示左側額葉低密度影,如果不溶栓治療,應立即予華法林抗凝治療
E.顱腦CT提示左側額葉低密度影,建議患者絕對臥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患者男,58歲,因“突發(fā)言語不能2h”來診。2h前突發(fā)言語不利,表達困難,能理解,逐漸加重,伴右側肢體無力。有高血壓病史。查體:BP145/85mmHg;心律齊;意識清楚,言語不利,表達困難,僅能表達“我是…,我叫…”,理解可,查體合作;右側鼻唇溝淺,伸舌右偏,右側肢體肌力Ⅲ級,右側病理征陽性,右側肢體痛覺減退。關于患者的失語,敘述正確的是()
A.為布羅卡失語(Broca’saphasiA.,多見于額中回后部受累
B.為布羅卡失語,多見于額下回后部受累
C.為韋尼克失語(Wernicke’saphasiA.,多見于顳上回后部受累
D.為韋尼克失語,多見于顳中回后部受累
E.為命名性失語(nominalaphasiA.,多見于顳中回后部受累
2.單項選擇題患者男,58歲,因“突發(fā)言語不能2h”來診。2h前突發(fā)言語不利,表達困難,能理解,逐漸加重,伴右側肢體無力。有高血壓病史。查體:BP145/85mmHg;心律齊;意識清楚,言語不利,表達困難,僅能表達“我是…,我叫…”,理解可,查體合作;右側鼻唇溝淺,伸舌右偏,右側肢體肌力Ⅲ級,右側病理征陽性,右側肢體痛覺減退。為明確診斷,最需要的檢查是()
A.血常規(guī)
B.血糖
C.心電圖
D.顱腦CT
E.CT血管造影(CTA.
3.單項選擇題患者男,58歲。發(fā)生運動性失語及右側肢體無力2次,每次持續(xù)約15min。查體:頸動脈聽診未聞及雜音。頸動脈超聲:右側頸內(nèi)動脈狹窄60%,左側頸內(nèi)動脈狹窄30%。正確的處置是()
A.建議行左側頸內(nèi)動脈支架置入術
B.建議行左側頸內(nèi)動脈剝脫術
C.建議行右側頸內(nèi)動脈剝脫術
D.建議抗血小板及危險因素控制,暫不行手術治療
E.在未發(fā)生明確卒中前,不進行抗血小板治療
4.單項選擇題患者男,40歲,因“雙下肢進行性癱瘓,伴排尿障礙1d”來診。發(fā)病前有低熱不適,數(shù)小時內(nèi)癥狀迅速出現(xiàn)。查體:劍突以下深、淺感覺障礙,雙下肢松弛性癱瘓;尿潴留。病變定位于()
A.脊髓高位頸段
B.脊髓頸膨大
C.脊髓上胸段(T1~T6)
D.脊髓下胸段(T8~T12)
E.脊髓圓錐
5.單項選擇題患者男,40歲,因“雙下肢進行性癱瘓,伴排尿障礙1d”來診。發(fā)病前有低熱不適,數(shù)小時內(nèi)癥狀迅速出現(xiàn)。查體:劍突以下深、淺感覺障礙,雙下肢松弛性癱瘓;尿潴留。雙下肢運動障礙的原因是()
A.下運動神經(jīng)元損害
B.脊髓總體反射
C.脊髓休克
D.布朗-塞卡爾綜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
E.脊髓前角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