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按《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在對樁基礎進行勘察時,對土質地基勘探點間距的要求,錯誤的是()。

A.端承樁勘探點距宜為12~24m
B.端承樁與摩擦樁勘探點距宜使持力層層面高差控制在1~2m
C.摩擦樁勘探點距宜為20~35m
D.復雜地基的一柱一樁工程,宜每柱設置勘探點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按《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在基坑工程的勘察中,不正確的是()。

A.勘察深度宜為開挖深度的2~3倍
B.勘察的平面范圍包括全部開挖邊界內的范圍
C.在深厚軟土區(qū),勘察深度和范圍尚應適當擴大
D.復雜場地進行地下水治理時,如已有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應進行專門的水文地質勘察

3.單項選擇題按《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對邊坡工程勘探及取樣工作,不正確的是()。

A.勘探線應垂直邊坡走向布置
B.勘探點間距應根據地質條件確定
C.勘探孔深度應穿過潛在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層2~5m
D.對土層和軟弱層應采取試樣,且土層和巖層中均不應少于6件

最新試題

采用樁基礎,勘探深度應大于預計樁端以下3倍~5倍設計樁徑,且不小于()m;對樁身設計直徑大于()mm,不應小于5m。

題型:填空題

巖石在風化營力作用下,其結構、成分和性質已產生不同程度變異的應定名為()。已完全風化成土而未經搬運的,并具有母巖殘余結構的應定名為()。

題型:填空題

混合土勘探工作有經驗的地區(qū),可以()或超重型動力觸探為主,輔以鉆探的綜合勘探方法,當混合土作為基礎持力層時,鉆探應采用植物膠護壁,巖芯采取率不應低于()%。

題型:填空題

邊坡工程應采用動態(tài)設計、信息化施工。應對地下水動態(tài)、支護結構內力與變形、()、()和坡體變形進行監(jiān)測。

題型:填空題

選擇勘探手段、勘探點布置和確定工作量時,應考慮勘探工作可能對()的影響,并應對既有市政設施、地下管線、地下工程和周邊環(huán)境采取防護措施??碧阶鳂I(yè)完成后,鉆孔、探槽、探坑、探井和探洞應()。

題型:填空題

巖溶地基的處理措施一般可采用()、跨蓋、()和排導等方法。

題型:填空題

當靜力觸探試驗貫入深度超過()m,或穿越厚層軟土后再貫入硬土層或密實砂層時,宜采用導向管或采取防孔斜措施;也可配置()量測觸探孔的偏斜角,校正土層界線的深度。

題型:填空題

當需查明地質構造、地質界面、地下不明地質體的分布形態(tài)、范圍和埋藏深度時,應根據()采用有效的工程物探方法。對()應加密勘探點并采用鉆探、槽探或井探進行驗證。

題型:填空題

采用鉆探時,鉆至接近預計滑動面/帶以上5m 或滑動面/帶時,應采用干鉆或空氣鉆進方式;并宜增大鉆壓、降低轉速,提高();回次進尺不得大于()m,并應及時檢查巖芯,采取原狀樣,確定滑面位置。

題型:填空題

勘探深度應穿越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地層3m 以上,()勘探深度應穿越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地層()m以上,且滿足滑坡治理需要。

題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