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飽和度大于80%且濕陷性退化的黃土稱為飽和黃土
B.脹縮潛勢是指膨脹潛勢和收縮潛勢的總稱
C.前期固結壓力是指土體在歷史上受過的最大垂直有效壓力
D.年平均地溫是指地下1.5m范圍內(nèi)地溫的年平均值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抗拉強度采用拉伸試驗方法進行測試
B.試件直徑宜為48~54mm;厚度宜為直徑的0.5~1.0倍
C.加荷速率宜為0.3~0.5MPa
D.試件厚度對抗拉強度有較大的影響
A.天然陡坎或坑壁的情況
B.骨架和填充物情況
C.干強度大小
D.挖掘的難易程度
A.顆粒級配
B.濕度
C.密實度
D.層理特征
A.描述黏性土的狀態(tài)
B.描述砂性土的狀態(tài)
C.描述粉土的狀態(tài)
D.目測區(qū)分黏性土及粉土
A.59mm
B.75mm
C.91mm
D.110mm
最新試題
對可能沿巖土界面滑動的邊坡或涉水邊坡,后部應()可能滑動的后緣邊界,前緣應()可能的剪出口位置。
建/構筑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勘察,當搜集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進行()和輔以少量的勘探、測試工作??碧近c間距宜為200m~400m,勘探深度應進入穩(wěn)定地層或()。
膠結性差的地層、軟弱破碎帶或潛在滑動帶,應采用()巖芯管或()巖芯管配合SM 植物膠沖洗液鉆進,提高巖芯采取率。
邊坡工程應采用動態(tài)設計、信息化施工。應對地下水動態(tài)、支護結構內(nèi)力與變形、()、()和坡體變形進行監(jiān)測。
混合土勘探工作有經(jīng)驗的地區(qū),可以()或超重型動力觸探為主,輔以鉆探的綜合勘探方法,當混合土作為基礎持力層時,鉆探應采用植物膠護壁,巖芯采取率不應低于()%。
勘探深度應穿越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地層3m 以上,()勘探深度應穿越滑動面進入穩(wěn)定地層()m以上,且滿足滑坡治理需要。
采用鉆探時,鉆至接近預計滑動面/帶以上5m 或滑動面/帶時,應采用干鉆或空氣鉆進方式;并宜增大鉆壓、降低轉速,提高();回次進尺不得大于()m,并應及時檢查巖芯,采取原狀樣,確定滑面位置。
砂土應描述顏色、礦物組成、()、顆粒形狀、黏粒含量、濕度、()等。
地質(zhì)環(huán)境復雜符合要求地形地貌復雜,組成邊坡巖土體種類多或為巖土組合邊坡,且()變化大,()差,土質(zhì)邊坡潛在滑面多,巖質(zhì)邊坡潛在可能滑動的外傾結構面,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雜。
采用樁基礎,勘探深度應大于預計樁端以下3倍~5倍設計樁徑,且不小于()m;對樁身設計直徑大于()mm,不應小于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