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銷售價格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甲公司2015年度有關資料如下:(1)2015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A公司銷售一批商品。合同規(guī)定銷售價格總額為2000萬元,銷售價款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額收取。甲公司在每次收款時向A公司開出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該批商品已于當日發(fā)往A公司,成本為1500萬元。在現(xiàn)銷方式下,該批商品的銷售價格為1600萬元。實際利率為7.93%。
(2)2015年2月15日,甲公司采用以舊換新方式向B公司銷售一批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該批商品成本為200萬元。甲公司從B公司回收與所售商品相同的舊商品(非金銀首飾),作價20萬元,B公司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2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4萬元。舊商品經加工可作為新產品的原材料使用。甲公司從B公司收取貨款和增值稅稅款合計327.6萬元。(3)2015年3月28日,甲公司以其生產的一批商品交換C公司一專利權(假定該專利權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免稅條件)。甲公司該批商品于交換日的市場價格為200萬元,成本為150萬元;C公司該專利權的公允價值為220萬元,C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補價14萬元。同日,甲公司已將該批商品發(fā)往C公司,開具相關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收到C公司支付的補價14萬元。假定該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
(4)2015年4月8日,甲公司收到D公司退回的一批商品,當日向D公司退回全部價款,并向承擔運輸?shù)哪澄锪鞴局Ц哆\雜費2萬元。該批商品是甲公司2015年3月10日發(fā)出銷售的,成本為60萬元,當時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甲公司已收到全部價款。甲公司2015年3月銷售該批商品時已確認收入,銷貨退回時已取得稅務機關開具的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5)甲公司欠E公司購貨款400萬元。經雙方協(xié)商,E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生產的產品償還債務。2015年5月28日,E公司采用自提方式取走該批商品,該產品的市場售價為300萬元,成本為200萬元。
(6)2015年8月6日,甲公司收到稅務機關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款680萬元,其中480萬元屬于上一年度已繳納增值稅的退稅款,200萬元屬于2015年第一季度已繳納增值稅的退稅款。
(7)2015年11月1日,甲公司經董事會批準實施A產品的促銷活動,其主要內容是:客戶每購買10萬元以上(含10萬)價款的A產品,可同時獲取1萬個(相當于價值1萬元價款的商品)獎勵積分,10萬元以下的不能獲取獎勵積分,獎勵積分的計算基礎是不含增值稅稅額的銷售貨款;該獎勵積分可以在下一個月用于抵扣新購貨的價款,但不能用于抵扣增值稅稅額;促銷活動只在11月、12月兩個月內進行,但客戶11月、12月份獲取的獎勵積分可以繼續(xù)在次年的1月份抵扣。甲公司2015年11月全部銷售貨款為(不含增值稅,下同)1200萬元,其中不能獲取積分的單筆10萬元以下銷售貨款210萬元;2015年12月全部銷售貨款1500萬元,其中不能獲取積分的單筆10萬元以下銷售貨款100萬元,客戶用上月積分抵扣價款的銷售貨款80萬元。上述銷售均開出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假定:客戶2015年12月31日累計積分將在次年1月份全部抵扣,銷售貨款已收存銀行,A產品11月、12月的銷售成本率分別為78%、76%。
要求:編制甲公司2015年度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分錄。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各項有關收入確認時點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甲公司2×16年自財政部門取得以下款項:(1)2月20日,收到撥來的以前年度已完成重點科研項目的經費補貼260萬元;(2)6月20日,取得國家對公司進行扶改項目的支持資金3000萬元,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相關資產于當年12月28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0;(3)10月2日,收到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研究補貼4000萬元,該項目至2×16年12月31日已發(fā)生研究支出1600萬元,預計項目結項前仍將發(fā)生研究支出24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關于甲公司2×16年對政府補助相關的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下列各項交易或事項中,不會影響發(fā)生當期營業(yè)利潤的有()。
下列關于收入確認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15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建造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為乙公司建設一條高速公路,合同總價款80000萬元,工期為2年。與上述建造合同相關的資料如下:(1)工程于2×15年1月10日開工建設,預計總成本68000萬元。至2×15年12月31日,工程實際發(fā)生成本45000萬元,由于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預計還將發(fā)生工程成本45000萬元;(2)2×15年10月6日,經商議,乙公司書面同意追加合同價款2000萬元;(3)2×16年9月6日,工程完工并交付乙公司使用。至工程完工日,累計實際發(fā)生成本89000萬元;(4)2×16年11月12日,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合同獎勵款400萬元。同日,出售剩余物資產生收益250萬元。假定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甲公司按累計實際發(fā)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其完工進度。下列各項關于甲公司2×15年度和2×16年度利潤表列示的表述中,正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