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國家的存在
B.社會經(jīng)濟
C.經(jīng)濟制度
D.對資金的需求
E.社會文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社會分工的存在
B.流轉稅交易轉嫁
C.商品經(jīng)濟的存在
D.需求彈性較小商品的存在
E.自由的價格體制
A.上述所得在甲國不用繳納所得稅
B.勞務報酬所得在甲國不用繳納所得稅,利息所得需要在甲國繳納所得稅
C.孟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1000元
D.孟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11000元
E.孟先生應在甲國補繳所得稅22000元
A.政府支出水平
B.政府公共職能
C.社會生產力水平
D.人均國民收入
E.生產關系狀況
A.商品經(jīng)濟的存在
B.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
C.私有制的存在
D.自由的價格體制
E.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
A.在其他要素不變的情況下,征稅對象的范圍越大,稅負水平越高
B.在其他要素不變的情況下,稅率越高,稅負水平越高
C.稅收的附加是使稅收負擔減輕的因素
D.減免稅是減輕納稅人稅收負擔的因素
E.以上都正確
最新試題
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稅負轉嫁實現(xiàn)的條件是()。
抵免限額規(guī)定的方法包括()。
影響稅收負擔的經(jīng)濟因素有()。
稅負轉嫁的形式有()。
甲國居民孟先生在乙國取得了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利息所得20000元。已知甲國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20%,利息所得稅率為10%;乙國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30%,利息所得稅率為5%;甲、乙兩國均實行居民管轄權兼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兩國之間簽訂了稅收抵免協(xié)定,并實行分項抵免限額法,則下列表述中正確的為()。
國際避稅產生的內在動機是()。
甲國居民有來源于乙國的所得200萬元、丙國的所得160萬元。甲、乙、丙三國的所得稅稅率分別為20%、30%、10%。已知兩國均實行屬人兼屬地稅收管轄權。其綜合抵免限額為()萬元。
A國某居民有來源于B國的所得100萬元,A、B兩國的所得稅率分別為25%、30%,但B國對外國居民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實行20%的優(yōu)惠稅率,A國采用分國限額抵免法消除國際重復征稅并不給予稅收饒讓,這樣,A國對該居民的這筆境外所得應征所得稅款為()萬元。已知兩國均實行屬人兼屬地稅收管轄權。
下列關于稅收效率原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