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反映抗血清中抗體含量的相對參數(shù)
B.是抗血清稀釋至能與抗原發(fā)生有效反應的最小稀釋度
C.是能使抗血清中有效抗體與抗原發(fā)生反應的最小濃度
D.一般指結合100%標記抗原時,抗血清的稀釋度
E.常采用將一株抗血清作系列稀釋后再與標記抗原反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4.5ng
B.5.5ng
C.5.0ng
D.50ng
E.500ng
A.0.1%
B.1%
C.10%
D.45.5%
E.50.5%
A.方法是用少量的抗體與過量的標記物反應,然后測定與抗體結合部分的放射性
B.免疫活性越大,表示被標記物損傷越少
C.免疫活性應小于80%
D.反映的是標記過程中的抗體受損情況
E.免疫活性的計算有計算法和自身置換法
A.是指單位標記物中結合于被標記物上的放射性強度
B.一般要求小于95%
C.常用的測定方法是利用三氯醋酸將待測樣品中所有蛋白質沉淀
D.該參數(shù)是觀察在洗脫期內(nèi)標記物脫碘程度的重要指標
E.常用Ci/g、mCi/mg、Ci/mmol等單位表示
A.比放射性是指單位標記物中結合于被標記物上的放射性占總放射性的比率
B.比放射性是觀察在貯存期內(nèi)標記物脫碘程度的指標
C.比放射性是指單位化學量標記物中所含的放射性強度
D.相同放射性強度時,高比放射性者標記物用量大
E.比放射性=(標記物總放射性/總投入放射性)×100%
最新試題
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亞型分類依據(jù)是()
患者腎移植1年后出現(xiàn)排尿逐漸減少現(xiàn)象,免疫抑制劑治療沒有改善,此為().
Ⅰ型超敏反應效應階段().
輸血反應屬于().
腫瘤標志物不包括()
B細胞識別抗原的受體是()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受體是()
病原體感染后,血清中出現(xiàn)最早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是().
感染期間患者體內(nèi)產(chǎn)生的急性時相蛋白是().
新生兒溶血癥是因母子間Rh血型不符引起的何種超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