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題:
某地區(qū)國民生產總值(GNP)在1988-1989年平均每年遞增15%,1990-1992年平均每年遞增12%,1993-1997年平均每年遞增9%,試計算:
1)該地區(qū)國民生產總值這十年間的總發(fā)展速度及平均增長速度
2)若1997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500億元,以后每年增長8%,到2000年可達到多少億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兩變量不是對等的
B、兩變量只能算出一個相關系數
C、相關系數有正負號
D、兩變量都是隨機的
E、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是介于0-1之間的數
A、1981年到1990年我國人口平均增長1.48%
B、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980年的236.3%
C、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占28.4%、44.3%、27.3%
D、1990年國民收入為1952年的2364.2%
A、人口數
B、新出生人口
C、商品庫存量
D、國民收入
E、職工人數
A.重點調查
B.典型調查
C.抽樣調查
D.非全面調查
E.普查
A.計量單位
B.指標名稱
C.時間限制
D.空間限制
E.計算方法
最新試題
在不同時間上收集到的數據是()。
在統計研究中,用統計表顯示數據比統計圖更加形象直觀。
如果月產量為15千件時,估計相應的單位成本是多少?
所有的統計指標都是反映現象數量特征的。
調查表中的項目應該是必須的,在人口普查中,下列哪個項目不是必須的()。
下列屬于某一有序類別的非數值型數據的是()。
房間里有10個人,平均身高為172cm,此時走進來一個人,身高為176cm,現在房間里所有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如果要使這11個人的平均身高達到173cm,則最后進來的人的身高至少要有多高?
反映兩個同類現象指標數值對比的相對指標是()。
對某企業(yè)職工情況作統計調查,下列項目是統計指標的是()。
普查中的標準時間是指登記資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