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5歲,因近4天來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張口困難而就診。體檢見近中低位阻生,周圍牙齦腫脹,充血,齦袋溢膿,區(qū)前庭溝變淺,有波動感,牙體完整。血常規(guī)檢查見白細胞12.0×109/L,中性粒細胞82%。
如該患者經治療后病情明顯好轉,已無開口受限,需拔除阻生第三磨牙,術前需做的檢查包括()
A.全口牙位曲面體層X線片明確牙根與下牙槽神經管的關系
B.B超檢查周圍軟組織炎癥有無消失
C.血常規(guī)及出凝血時間檢查有無拔牙禁忌
D.檢查患者顳下頜關節(jié)情況及張口度
E.檢查鄰牙牙髓活力
F.X線片檢查行阻力分析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男性,35歲,因近4天來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張口困難而就診。體檢見近中低位阻生,周圍牙齦腫脹,充血,齦袋溢膿,區(qū)前庭溝變淺,有波動感,牙體完整。血常規(guī)檢查見白細胞12.0×109/L,中性粒細胞82%。
如果在拔時需要翻瓣和去骨,需遵循的原則包括()
A.遠中切口勿偏舌側
B.頰側切口與遠中切口的末端成90°角向下
C.頰側切口應超過前庭溝
D.應作黏骨膜全層切開,緊貼骨面將瓣翻起
E.去骨時可采用錘鑿法或渦輪鉆法
F.用錘鑿法去除頰側骨板時,應先在第二磨牙頰遠中角之后,垂直于牙槽嵴,鑿透密致骨成一溝
患者,男性,35歲,因近4天來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張口困難而就診。體檢見近中低位阻生,周圍牙齦腫脹,充血,齦袋溢膿,區(qū)前庭溝變淺,有波動感,牙體完整。血常規(guī)檢查見白細胞12.0×109/L,中性粒細胞82%。
如處理不當,感染易擴散至()
A.頰間隙
B.咬肌間隙
C.翼下頜間隙
D.下頜下間隙
E.眶下間隙
F.顳間隙
患者,男性,35歲,因近4天來右下第三磨牙疼痛伴張口困難而就診。體檢見近中低位阻生,周圍牙齦腫脹,充血,齦袋溢膿,區(qū)前庭溝變淺,有波動感,牙體完整。血常規(guī)檢查見白細胞12.0×109/L,中性粒細胞82%。
在拔牙后3天,患者出現拔牙創(chuàng)持續(xù)性疼痛,并向耳顳部放射。檢查見拔牙創(chuàng)內無血凝塊,牙槽骨壁有灰白色假膜覆蓋,有明顯臭味。此時應采取的措施包括()
A.探查舌側骨板有無骨折,必要時取出
B.局部理療,促進炎癥消退
C.拔牙創(chuàng)清創(chuàng),填塞碘仿紗條以隔離外界刺激
D.應用廣譜抗生素和抗厭氧菌藥物治療
E.將拔牙創(chuàng)重新縫合,以利其愈合
F.待其自然愈合
A.左口底黏液囊腫摘除術
B.左舌下腺囊腫摘除術
C.右舌下腺囊腫摘除術
D.左右舌下腺摘除術
E.左舌下腺囊腫摘除術+右舌下腺摘除術
A.詳細詢問患者有無系統(tǒng)性疾病
B.術前檢查血常規(guī)、PT及APTT
C.局部X線檢查
D.B超檢查
E.術前應用抗生素
最新試題
FR酚醛樹脂塑化劑的主要成分是()。
目前用于治療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主要藥物包括()。
假如X線片示牙槽骨嵴吸收,牙髓活力測驗正常,引起疼痛的主要病因可能是()。
為明確診斷,應做的輔助檢查是()。
顱腦外傷穩(wěn)定后的治療是()。
修復效果不佳原因可能是()。
如果選用了雙端固定橋,固位力強的方式是()。
如果藥物治療后效果不佳,仍有深牙周袋,且探診后出血,下步應采用的治療是()。
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方面,最主要的是()。
如左下唇紅及右舌腹發(fā)現樹枝狀白紋,可能的診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