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粉煤灰
B.水泥
C.減水劑
D.硅粉
E.磷渣粉
F.?;郀t礦渣粉
G.石灰石粉
H.精品骨料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流動度比需水量比反應(yīng)了石灰石粉不同的性能指標
B.石灰石粉流動度比一般接近100%或大于100%。因此其對水和外加劑的吸附性較小,表現(xiàn)出一定的減水作用。
C.亞甲藍值是反映石灰石粉吸附性的技術(shù)指標,該值是石灰石粉能否用于混凝土并發(fā)揮減水效應(yīng)的重要指標。
D.JGJ/T318-2014中規(guī)定的MB值的試驗方法與一般情況不同:采用100g石灰石粉和100g標準砂混合后進行試驗。
A.碳酸鈣含量高
B.細度適中
C.流動度比大
D.亞甲藍值小
A.石灰石粉的樣品應(yīng)縮分至200g,并在烘箱中于(110±5)℃下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
B.石灰石粉亞甲藍值檢測過程中,應(yīng)分別稱取50g石灰石粉和150g標準砂,稱量應(yīng)精確至0.1g,石灰石粉和標準砂應(yīng)混合均勻,作為試樣備用
C.將試樣倒入盛有(500±5)ml蒸餾水的燒杯中,用葉輪攪拌機以(600±60)r/min轉(zhuǎn)速攪拌5min,形成懸浮液。
D.石灰石粉亞甲藍值單位為g/kg,精確至0.1。
A.碳酸鈣含量不小于65%
B.細度篩余百分比(45μm方孔篩)不大于15%
C.7d和28d活性指數(shù)不小于60%
D.流動度比不小于95%
E.含水率不大于2.0%
F.亞甲藍值不大于1.0g/kg
A.石灰石粉的流動度比和活性指數(shù)試驗中,其膠砂配合比為水泥(225±1)g,石灰石粉(225±1)g,標準砂(1350±5)g。
B.磷渣粉的流動度比和活性指數(shù)試驗中,其膠砂配合比為水泥(315±1)g,磷渣粉(135±1)g,標準砂(1350±5)g。
C.膠砂試塊齡期時從水泥加水攪拌開始時算起,不同齡期強度試驗應(yīng)在下列時間里進行:72h±45min,7d±1h,28d±3h。
D.礦物摻和料膠砂需水量比、流動度比及活性指數(shù)試驗用水為自來水和蒸餾水。
最新試題
砂漿表觀密度試驗中鋼制搗棒的長度為()mm。
混凝土外加劑摻外加劑混凝土性能的檢驗項目包括()。
外加劑密度試驗比重瓶法,比重瓶容積的校正步驟正確的是()。
坍落度試驗要觀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試體的()。
砂漿拌合物表觀密度試驗稱量容量筒質(zhì)量精確至()g。
高強混凝土中的水泥應(yīng)采用()。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所用底板的平面尺寸不小于()。
下列各組混凝土外加劑減水率試驗數(shù)據(jù),需要重做的是()。
外加劑含水率試驗,將盛有粉狀試樣的稱量瓶放入烘箱時,需()。
砂漿中的用水量要求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