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患者男性,47歲,間歇左下腹痛1年,伴大便帶血2個月,消瘦1個月余。查體:腹部無異常。血CEA45.7μg/L。F-FDGPET/CT顯像示乙狀結腸局灶性濃聚。該患者經結腸鏡活組織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中分化腺癌。結腸癌術后1年,血CEA水平進行性升高,臨床為鑒別吻合日處腫瘤復發(fā)抑或術后瘢痕,效果較好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是()。
A.常規(guī)X線
B.CT
C.MRI
D.超聲檢查
E.F-FDGPET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患者男性,47歲,間歇左下腹痛1年,伴大便帶血2個月,消瘦1個月余。查體:腹部無異常。血CEA45.7μg/L。F-FDGPET/CT顯像示乙狀結腸局灶性濃聚。為進一步鑒別腸道生理性攝取與腸道惡性腫瘤病變,應優(yōu)先采用的簡便、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是()。
A.結腸鏡檢查
B.F-FDGPET延遲顯像
C.Tc-MIBI顯像
D.CT增強掃描
E.鋇劑灌腸檢查
2.單項選擇題患者男性,47歲,間歇左下腹痛1年,伴大便帶血2個月,消瘦1個月余。查體:腹部無異常。血CEA45.7μg/L。F-FDGPET/CT顯像示乙狀結腸局灶性濃聚。為進一步確診,首選的檢查項目是()。
A.糞便OB檢查
B.鋇劑灌腸檢查
C.結腸鏡活組織檢查
D.增強CT
E.腹部X線檢查
3.單項選擇題患者女性,43歲,體檢時CT發(fā)現(xiàn)右肺中葉內側段1.0cm×1.2cm結節(jié),無分葉及毛刺征,鄰近無胸膜牽拉征。無咳嗽、咳痰及咯血,無畏寒、發(fā)熱及盜汗。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認結核病史。一直從事會計工作。查體:體溫36.6℃,呼吸18次/分。血常規(guī):WBC6.2×10/L,N61.4%,L25.6%,PPD(1:2000)試驗:(-),ESR35mm/L,血CEA57.9μg/L,NSE7.5/μg/L。除了測定空腹血糖水平之外,F(xiàn)-FDGPETl/CT顯像時顯像方法及準備尚包括()。
A.采集前飲水,并排空膀胱
B.禁食6小時以上
C.患者檢查時保持平靜呼吸,并避免體位的移動
D.患者保持安靜、放松狀態(tài)
E.以上均是
4.單項選擇題患者女性,43歲,體檢時CT發(fā)現(xiàn)右肺中葉內側段1.0cm×1.2cm結節(jié),無分葉及毛刺征,鄰近無胸膜牽拉征。無咳嗽、咳痰及咯血,無畏寒、發(fā)熱及盜汗。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認結核病史。一直從事會計工作。查體:體溫36.6℃,呼吸18次/分。血常規(guī):WBC6.2×10/L,N61.4%,L25.6%,PPD(1:2000)試驗:(-),ESR35mm/L,血CEA57.9μg/L,NSE7.5/μg/L。除了測定空腹血糖水平之外,F(xiàn)-FDGPETl/CT顯像時顯像方法及準備尚包括()。
A.采集前飲水,并排空膀胱
B.禁食6小時以上
C.患者檢查時保持平靜呼吸,并避免體位的移動
D.患者保持安靜、放松狀態(tài)
E.以上均是
5.單項選擇題患者女性,43歲,體檢時CT發(fā)現(xiàn)右肺中葉內側段1.0cm×1.2cm結節(jié),無分葉及毛刺征,鄰近無胸膜牽拉征。無咳嗽、咳痰及咯血,無畏寒、發(fā)熱及盜汗。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認結核病史。一直從事會計工作。查體:體溫36.6℃,呼吸18次/分。血常規(guī):WBC6.2×10/L,N61.4%,L25.6%,PPD(1:2000)試驗:(-),ESR35mm/L,血CEA57.9μg/L,NSE7.5/μg/L。該患者即行右肺中葉切除,術后病理支持肺癌診斷,術后未行放、化療。3個月后復查F-FDGPET/CT示近右肺門金屬銀夾影處及周邊可見局灶性濃聚影,為排除由于CT衰減校正時過度補償所致PET偽影,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增加F-FDG注射劑量,再次F-FDGPET/CT顯像
B.重新F-FDGPET/CT顯像
C.增大PET/CT顯像時CT掃描電流、電壓
D.加做CT增強掃描
E.比較PET衰減校正圖與PET非衰減校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