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青霉素
B.頭孢氨芐
C.紅霉素
D.復方磺胺甲噁唑
E.氧氟沙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磺胺類
B.第三代喹諾酮類
C.頭孢菌素
D.呋喃唑酮
E.氯霉素
A.林可霉素
B.紅霉素
C.萬古霉素
D.磺胺醋酰
E.氧氟沙星
A.腎臟損害
B.肝臟損害
C.消化道反應
D.變態(tài)反應
E.周圍神經炎
A.全身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陰道滴蟲病
D.呼吸道感染
E.泌尿系統(tǒng)感染
A.腎臟損害
B.肝臟損害
C.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
D.變態(tài)反應
E.胃腸道反應
最新試題
李女士今年45歲,最近被確診為乳腺癌,經活組織檢查和X線檢查可見腫塊是惡性的,并已轉移至周圍的淋巴結。醫(yī)生對其確定的治療方案為先進行原發(fā)腫塊的切除及淋巴結的清掃,然后再進行系統(tǒng)化療。術后輔助化療的用藥方案為第一天靜脈注射多柔比星50mg/m2,環(huán)磷酰胺500mg/m2,同時靜脈滴注氟尿嘧啶500mg/m2,每3周重復1次,共6周期。請討論以下問題:(1)多柔比星、環(huán)磷酰胺及氟尿嘧啶的作用機制、特點以及主要的不良反應。(2)這三種藥物在聯合應用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3)采用大劑量間歇給藥法的優(yōu)點。
2010年1月1日美國FDA發(fā)布信息,稱長期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可能有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風險,并要求雙膦酸鹽類藥品生產廠商在其產品說明書及標簽上增加關于這一風險的警告及用藥指導。在說明書的適應證與用法部分增加新的使用期限,并注明雙膦酸鹽類用于防治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治療時間尚不清楚。討論問題:雙膦酸鹽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與不良反應。
張某,男,71歲,因下肢水腫,胸悶,氣短就診,診斷為慢性心功能不全,大夫應用處方為地高辛片每次0.25mg,每天3次,氫氯噻嗪片每次25mg,每天3次,潑尼松片每次10mg,每天3次。治療數天不見好轉,請分析原因。
患者,男,銀屑病史30年,足癬30余年,因趾甲變黃10余年就診。皮膚科檢查:雙腳趾遠端分離、甲變黃缺損。甲下碎屑經真菌檢測鑒定為紅色毛癬菌。臨床診斷為銀屑病合并甲真菌病。因患者拒絕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所以給予患者外用30%醋酸溶液和環(huán)吡酮胺軟膏治療,目前病甲無明顯改善。問題討論:(1)甲真菌病首選的治療藥物及其作用機制和主要不良反應;(2)治療淺表真菌感染常用藥物及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
近日,美國癌癥研究會調查發(fā)現,睡眠對癌癥發(fā)病率有重要影響。這個結論是在研究調查了馬里蘭州的5968位女性后作出的,他們發(fā)現,每晚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的女性,其癌癥發(fā)病率比積極鍛煉身體、睡眠更為充足的女性高出47%。
某女性患者,45歲,因頭痛就診。確診為有先兆性偏頭痛。醫(yī)生處理方案:給予麥角胺和咖啡因,并建議在有先兆出現時可服用。試對醫(yī)生處理方案進行分析。
患者,男,32歲,公司職員,已婚,有一對3歲雙胞胎女兒,自述工作與生活壓力大。吸煙(每日1盒),常口服萘普生片以緩解頭痛。近5周明顯感覺上腹部不適,今晨因吐血急診入院。胃鏡檢查發(fā)現一個1cm大小潰瘍,內鏡下止血成功。討論問題:(1)確定后續(xù)治療目標;(2)是否必要做進一步檢查;(3)治療方案與建議。
患者,女,50歲,因肝內膽管結石準備行左肝葉切除術,需行靜吸復合全麻。術前晨訪,發(fā)現患者由于擔心手術,非常緊張,心率、血壓升高,無法配合準備工作。麻醉醫(yī)生給予小劑量咪達唑侖,幾分鐘后患者安靜下來,順利完成術前準備。推入手術室完善手術準備后麻醉誘導開始,逐步給予咪達唑侖、芬太尼、阿曲庫銨、丙泊酚,手術中麻醉維持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微量注射泵輸注,吸入七氟烷,間斷推注阿曲庫銨,順利完成麻醉和手術。討論問題:靜吸復合麻醉中各種藥物的藥理學基礎及注意事項。
一位8歲女童由其母親帶來就診,主訴每年春季出現流涕、鼻癢、流淚、噴嚏,正口服苯海拉明治療。但孩子的老師反映她常常上課睡覺,考試成績下降。經檢查未發(fā)現其他疾病情況,也未使用其他藥物。醫(yī)生診斷為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并處方了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討論問題:(1)抗組胺藥的作用機制及主要副作用;(2)轉換為非索非那定的藥理學基礎。
一位60歲女性患者,因左下肺炎、咳嗽、喘息入院。查體溫38.9℃,肝、腎功能正常。給予氨茶堿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并靜脈滴注環(huán)丙沙星0.2g,每日2次。連續(xù)用藥至第10天,患者出現失眠、躁動不安、多語、易怒、大汗、無食欲等癥狀,取靜脈血測茶堿血藥濃度>40μ,g/ml,立即停藥。停藥第2天測茶堿血藥濃度8μg/ml,第3天上述中毒癥狀消失。討論問題:氨茶堿的藥動學特點與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