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題臨床常用于顱底、上頜后部顳下窩病變的檢查().|主要用于顴骨、顴弓病變的檢查().|主要用來觀察鼻竇情況,特別是上頜竇影像().|常用來觀察關節(jié)病變的影像檢查().

A.鼻頦位片
B.頦頂位片
C.許勒位片
D.鐵氏位片
E.矯正許勒位片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5.單項選擇題14歲男性患者,進行性開口困難7年,面部明顯不對稱,5歲時曾發(fā)生頦部對沖性損傷。該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咀嚼肌痙攣
B.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
C.破傷風后遺癥
D.癔癥性開口困難
E.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

最新試題

男,35歲。右下后牙疼痛伴咬肌區(qū)腫脹、壓痛,周圍可觸及波動感,體溫38.5℃,開口受限。應首先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對嬰幼兒的血管瘤一般采用哪一種治療方法()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此病的感染來源可能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眶下間隙界限的描述錯誤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如拔牙窩內(nèi)有腐敗壞死物,有臭味,處理中不能()。

題型:單項選擇題

女,26歲。左下后牙區(qū)脹痛不適3周。體檢見面部兩側基本對稱,頰側略腫脹,捫診有乒乓球感,局部有一瘺口,壓之有少量乳白色物質(zhì)溢出,臨床診斷為角化囊腫。角化囊腫不常出現(xiàn)的X線表現(xiàn)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女,26歲。左下后牙區(qū)脹痛不適3周。體檢見面部兩側基本對稱,頰側略腫脹,捫診有乒乓球感,局部有一瘺口,壓之有少量乳白色物質(zhì)溢出,臨床診斷為角化囊腫。為進一步確定病變范圍,以下X線檢查中首選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女,35歲。拔除下頜智齒后5天,出現(xiàn)持續(xù)性疼痛。如拔牙窩空虛,無明顯腐敗壞死物,診斷應考慮()。

題型:單項選擇題

頜面部放線菌病診斷中,除外()

題型:單項選擇題

根據(jù)膿液的性質(zhì)考慮細菌感染種類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