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注冊會計師審計X公司2009年度財務報表的“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項目時,發(fā)現下列情況:
(1)“生產用固定資產”中有固定資產——A設備已于2009年1月份停用,并轉入“未使用固定資產”。
(2)公司所使用的單冷空調,當年計提折舊僅按實際使用的月份(5~9月)提取。
(3)5月份購入設備一臺,價值65萬元,當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8月份交付使用,X公司從9月份起開始計提折舊。
(4)公司對設備B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該設備預計可使用年限10年,預計凈殘值率為5%,公司確定的該設備的年折舊率為10%。
要求:
針對上述情況,分別指出注冊會計師應關注的可能存在或存在的問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對固定資產進行修理發(fā)生的費用
B.對辦公樓進行裝修符合資本化的部分
C.對融資租賃租入固定資產進行改良發(fā)生的費用
D.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A.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是否充分、完整
B.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方法是否恰當
C.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是否已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在財務報表中作出恰當的列報
D.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期末余額是否正確
A.將期末應付賬款余額與期初余額進行比較,分析波動原因
B.檢查與應付賬款有關的供應商發(fā)票、驗收報告或入庫單到賬簿記錄
C.計算應付賬款與存貨的比率,應付賬款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并與以前年度相關比率對比分析,評價應付賬款整體的合理性
D.分析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要求被審計單位做出解釋,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缺乏償債能力或利用應付賬款隱瞞利潤;并注意其是否可能無需支付,對確定無需支付的應付款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依據是否充分
A.從供應商發(fā)票、驗收報告或入庫單追查至應付賬款明細賬
B.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fā)生額的相關購貨發(fā)票等憑證
C.從財務部門獲取被審計單位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對賬單并與應付賬款進行核對
D.針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付款項目,檢查銀行對賬單及有關付款憑證
最新試題
下列程序中,屬于對一般費用的實質性程序的有()。
注冊會計師從驗收單追查至相應的供應商發(fā)票,同時再追查至應付賬款明細賬的審計程序,與應付賬款的()認定最相關。
下列實質性程序中,與未入賬負債最相關的是()。
甲公司是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為240萬元。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甲公司原租用的辦公樓月租金為50萬元。自2013年10月1日起,甲公司租用新辦公樓,租期一年,月租金80萬元,免租期3個月。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有關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針對資料一第(1)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簡要說明理由,并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不考慮稅務影響)。
下列實質性程序中,與查找未入賬應付賬款無關的是()。
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甲公司從事小型機電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原材料均在國內采購,產品主要自營出口到美國。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2014年7月,由于發(fā)生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甲公司于2014年1月開工建設的X生產線被有關部門勒令停建整頓。2014年年末,有關部門同意甲公司重新開工,但受宏觀經濟影響,X生產線擬生產產品的市場前景不佳,甲公司董事會決定暫不啟動X生產線的建設,并于2014年末按期向銀行歸還了1年期、年利率為7%的1000萬元專項借款。(2)2014年12月,甲公司決定淘汰一批賬面價值為98萬元的舊檢驗設備,并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轉讓價格為15萬元。2015年1月,甲公司向受讓方移交該批檢驗設備,并收訖轉讓款。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擬實施的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獲取暫時閑置固定資產的相關證明文件,并觀察其實際狀況,檢查是否已按規(guī)定計提折舊。(2)獲取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的相關證明文件,檢查對其預計凈殘值的調整是否恰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3)查閱資本支出預算、公司相關會議決議等,檢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記錄。要求:(1)針對資料一第(1)項、第(2)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賬戶(僅限于: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和資產減值損失)的哪些認定相關。(2)針對資料一第(1)項、第(2)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對發(fā)現根據資料一識別出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資料三所列實質性程序與資料一的第幾個事項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并簡要說明理由。
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子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售以甲公司倉庫為交貨地點。甲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動化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和手工控制相結合的方式。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表。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2014年年初,甲公司將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由25年到35年變更為20年到35年,機器及其他設備折舊年限由8年到12年變更為8年到10年。殘值率仍為3%。(2)甲公司于2014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的一個倉庫被有關部門認定為違章建筑,被要求在2015年6月底前拆除。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要求:針對資料一(1)、(2)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僅限于:固定資產、存貨、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資產減值損失)相關。
下列各項審計程序中,可以為未入賬應付賬款提供審計證據的有()。
下列有關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主要業(yè)務活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在接近審計報告日,獲取期后收取、記錄或支付的發(fā)票明細,注冊會計師從中選取項目并實施以下()程序,以尋找未入賬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