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試題
在眼睛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中,明視距離就是近點距離。
題型:判斷題
一個人近視程度是-2D(屈光度),調節(jié)范圍是8D,求:(1)遠點距離;(2)其近點距離;(3)配戴100度近視鏡,求該鏡的焦距;(4)戴上該近視鏡后,求看清的遠點距離;(5)戴上該近視鏡后,求看清的近點距離。
題型:問答題
已知開普勒望遠鏡的視覺放大率Γ=-6×,視場角2ω=6°;出瞳直徑D′=4mm;出瞳距l(xiāng)′z=13mm。設物鏡為孔徑光闌,計算:(1)物鏡的通光口徑;(2)視場光闌的口徑;(3)不漸暈時目鏡的通光口徑。
題型:問答題
對于共軸球面系統(tǒng)與平面鏡組合必須考慮二者組合的先后次序,并且要保證二者的光軸重合。
題型:判斷題
放大鏡的放大率僅由放大鏡的焦距f′所決定,焦距越大則放大率越大。
題型:判斷題
試根據(jù)衍射來估計,在離地面1千米高處飛翔的鷹,是能看清大小為2厘米的小老鼠還是只能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設鷹眼的敏感光平均波長為550nm,瞳孔直徑d取最大的10毫米。
題型:問答題
在共軸球面光學系統(tǒng)中,橫向放大率=3,表明該物所成的像為正立像且物像虛實相反。
題型:判斷題
由于色差的存在,以復色光成像的物體即使在近軸區(qū)域也不能獲得復色光的清晰像。
題型:判斷題
利用費馬原理證明折射定律。
題型:問答題
已知一光學系統(tǒng)由三個零件組成,透鏡1其焦距f1′=-f1=100mm,口徑D1=40mm;透鏡2的焦距f2′=-f2=120mm,口徑D2=30mm,它和透鏡1之間的距離為d1=20mm;光闌3口徑為20mm,它和透鏡2之間的距離d2=30mm。物點A的位置L1=-200mm;試確定該光組中,哪一個光孔是孔徑光闌。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