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試題

1965年,南京博物院在南京明代司禮太監(jiān)吳經墓中出土了一把提梁壺,是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xiàn)有明確斷代的最早的紫砂壺。此壺的出土,說明了最晚在明()時,宜興紫砂茗壺已經作為成熱的生活器具并且成為商品加以流通。

題型:單項選擇題

泥的結合性高低是依據在粘土中加入標準砂的多少,參入量越少,說明結合力強。

題型:判斷題

造型為功能服務,如盆、盒、扁壹稱“俯式”造型,立面上作變化;瓶、罐、鼎、壺則稱“立式”造型,在平面上作變化。

題型:判斷題

明代后期(1506年-1644年)宜興生產的()也嶄露頭角,風糜一時,與日用陶和紫砂器并列為宜興陶業(yè)中的三大品種。宜興作為“陶都”的歷史地位亦奠定于此時期。

題型:單項選擇題

()釉色被喻為海棠紅、玫瑰紫,燦如晚霞,變化無窮,如行云流水,所以有人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的詩句來形容它。

題型:單項選擇題

總收縮是指試樣在干燥前至煅燒后尺寸的總變化率,即由干燥收縮和燒成收縮兩部分組成。

題型:判斷題

朱可心精于壺藝,特別善于浮雕和堆雕捏塑,其代表作品為表現(xiàn)臘梅纏枝,早春已至的“報春壺”。

題型:判斷題

福建德化窯所產白瓷由于含()量很高,又采用中性氣氛燒制,因此其白色猶如凝脂,有奶油白或象牙白之稱。

題型:單項選擇題

程壽珍所制獗球壺,()所制的傳臚壺曾參加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49年4月,宜興解放,紫砂業(yè)也喜獲新生。1950年,人民政府撥款恢復紫砂生產,()年組織起宜興蜀山地段的紫砂工藝合作社。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