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始細胞(Ⅰ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單+幼單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B.外周血嗜堿粒>20%
C.出現(xiàn)Ph染色體以外的染色體異常
D.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細胞>50%
E.有髓外原始細胞浸潤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雙表型
B.雙系列類型
C.單表型
D.細胞系列轉(zhuǎn)變型
E.雙顯型
A.男Hb>180g/L,RBC>6.5×109/L;女Hb>170g/L,RBC>6.0×109/L
B.HCT增高,男>0.50,女>0.45
C.無感染及其他原因引起白細胞計數(shù)多在(12~30)×109/L
D.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積分減低至0
E.血小板計數(shù)增高達(400~500)×109/L
A.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淋巴瘤
C.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多發(fā)性骨髓瘤
最新試題
診斷急性白血病(B細胞性)的一線單抗()
白血病的MICM分型是指()
女,30歲,主訴腹部不舒服,近來加重。查體:脾肋下10cm,肝肋下3cm。血常規(guī)檢查:Hb100g/L,WBC4.8×109/L,BPC84×109/L,涂片分類:未見明顯異常細胞;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2.5:1,片中有大量形態(tài)特殊的細胞,其胞體50~80μm。胞質(zhì)豐富,其中含有許多空泡,核較小,染色質(zhì)疏松,核仁未見。SBB及PAS染色呈陽性,POX及ACP染色陰性。家族中有類似的病人。試分析該病案。
診斷良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應排除多發(fā)性骨髓瘤,兩者的區(qū)別包括()
可以發(fā)現(xiàn)R-S細胞的疾病包括下列哪些()
根據(jù)以上病例,該患兒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患者,男性,56歲,因上腹不適、脾大1個月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8℃,呼吸20次/分,脈搏84次/分,血壓14/9kPa。神志清,發(fā)育正常,皮膚粘膜無黃染,無出血,體表淋巴結(jié)不腫大,左上腹膨隆,肝未能觸及,脾臍下2指;實驗室檢查:Hb100g/L,WBC21.0×109/L,幼淋33%,淋巴細胞46%,中性粒細胞20%,堿性粒細胞1%,多毛細胞2%。PLT72×109/L。骨髓象: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以淋巴細胞為主,其中30%為多毛細胞,胞質(zhì)多,呈灰藍色,胞質(zhì)有許多纖毛樣突出,胞質(zhì)與胞核之間有明顯淡染色,多數(shù)無核仁,少數(shù)可見1.2個核仁,紅系和巨核系增生受抑制,血小板散在可見,ACP陽性,加酒石酸后仍陽性。試分析該病例。
下列有關(guān)漿細胞白血病的描述正確的是()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與繼發(fā)性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區(qū)分可參考下列哪些指標()
流式細胞儀可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