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1歲,尿頻、尿急、尿痛4年,檢查:貧血貌,尿沉渣膿細胞(+++),紅細胞(++),血尿素氮30mmol/L,排泄性尿路造影兩腎未顯影,膀胱容量30ml左右。
首先考慮的診斷為()
A.慢性膀胱炎
B.雙腎積水
C.一側腎結核對側腎積水
D.雙腎結核
E.慢性腎孟腎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女,23歲,尿頻、尿急、尿痛1年余,有時尿混濁,服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尿常規(guī)檢查:PH5.0,比重1.020,紅細胞30~40/HP,白細胞和膿球滿視野,蛋白(++)。
下列檢查中對確診最有價值的檢查是()
A.尿液普通細菌培養(yǎng)
B.尿結核桿菌檢查
C.尿液白細胞分類檢查
D.尿液紅細胞位相檢查
E.尿細胞學檢查
女,23歲,尿頻、尿急、尿痛1年余,有時尿混濁,服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尿常規(guī)檢查:PH5.0,比重1.020,紅細胞30~40/HP,白細胞和膿球滿視野,蛋白(++)。
在尿常規(guī)檢查中下列哪一項對該病的診斷最沒有價值()
A.尿pH5.0
B.尿比重1.020
C.尿紅細胞30~40/HP
D.尿蛋白()(++)
E.尿白細胞和膿球滿視野
女,23歲,尿頻、尿急、尿痛1年余,有時尿混濁,服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尿常規(guī)檢查:PH5.0,比重1.020,紅細胞30~40/HP,白細胞和膿球滿視野,蛋白(++)。
最可能的診斷為()
A.泌尿系結核
B.膀胱腫瘤
C.急性膀胱炎
D.慢性膀胱炎
E.腺性膀胱炎
男,42歲,尿頻、尿急1個月余。尿常規(guī)檢查為白細胞30~50/HP,紅細胞10~20/HP,尿蛋白微量。B超右腎輕度積水,輸尿管未見顯影。膀胱鏡檢查:膀胱粘膜廣泛慢性炎癥改變,伴多發(fā)潰瘍形成,以右側輸尿管口附近為著。
經(jīng)上述治療后癥狀消失,尿常規(guī)檢查基本正常,2年后出現(xiàn)左腎積水,其不可能原因是()
A.膀胱容量減小
B.膀胱內壓力增加
C.左側輸尿管口狹窄
D.膀胱頸口瘢痕狹窄
E.膀胱尿液向左側輸尿管逆流
男,42歲,尿頻、尿急1個月余。尿常規(guī)檢查為白細胞30~50/HP,紅細胞10~20/HP,尿蛋白微量。B超右腎輕度積水,輸尿管未見顯影。膀胱鏡檢查:膀胱粘膜廣泛慢性炎癥改變,伴多發(fā)潰瘍形成,以右側輸尿管口附近為著。
治療首選()
A.廣譜抗生素治療
B.抗結核藥物和干擾素聯(lián)合治療
C.抗結核治療2周后行患側腎臟切除術
D.抗結核治療2周后行患側腎臟病灶清除術
E.聯(lián)合抗結核藥物治療半年以上再決定進一步治療
最新試題
應行的檢查是()
靜脈尿路造影左腎未顯影,右腎輕度積水,尿結核菌檢查3次(+),腎功能正常,測膀胱容量100ml。治療措施是()
此患者臨床診斷哪種可能性大()
病人未行排泄性尿路造影,在您處初診,下列體格檢查對診斷腎結核最有意義的是()
該病人尿失禁類型是()
治療首選()
腎切除術后行抗結核治療,如果多次檢查尿結核菌陰性,病人尿頻程度較術前反而明顯加重,每次尿量僅數(shù)十毫升,引起尿頻的最可能原因是()
在雙腎結核或一側腎結核對側腎積水時,泌尿系造影常顯示不全,此時應做那項檢查有助于確定診斷()
可能的原因是()
如術后繼續(xù)抗結核治療,多次尿結核桿菌檢查(-),尿常規(guī):白細胞0~1/HP,但尿頻反較術前明顯,最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