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沖壓方向設置盡可能保證零件在最大壓料面狀態(tài)下拉延;
B、凸模開始拉延時與坯料的接觸面積盡量大;
C、凸模開始拉延時與坯料的接觸地方盡量在中間部位;接觸的地方盡量多且分散,最好同時接觸;
D、壓料面各部位進料阻力要均勻。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沖壓、焊接、涂裝、總裝
B.機加、沖壓、總裝、涂裝
C.機加、鑄造、總裝、焊接
D.機加、焊接、涂裝、總裝
拉延模具的調整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正確的順序是()。
1)調整凸模、壓邊圈尺寸及外觀穩(wěn)定;
2)拋光壓料面及拉伸筋(拉伸槽)和凹模圓角等工作面;
3)按凸模研磨調整凹模,同時調整凸模凹模之間料厚和間隙;
4)用原坯料試沖調整拉伸模,消除缺陷,確定定位具位置。
5)研磨調整壓料圈及凹模壓料面和拉伸筋(拉伸槽)。
A、15324
B、15234
C、13524
D、12534
A、凸模固定凸臺距壓料板加強筋確保40mm以上
B、凸臺高度無須限制
C、相鄰兩凸臺高差很高時,可作成等高面,用墊片調整高度
D、受結構限制,凸模固定板許要部分切除時,必須保證最小壁厚處的強度
A、增大覆蓋件的尺寸
B、增加材料厚度
C、增大覆蓋件棱線R圓角
D、取消棱線
A、DC06
B、ST14
C、DP鋼
D、ST12
最新試題
簡述板料的相對厚度對拉深系數(shù)的影響。
彎曲件角度公差:經(jīng)濟級,彎角短邊尺寸大于10~25mm 的角度公差為()。
簡述對角導柱模架的特點。
彎曲件角度公差:經(jīng)濟級,彎角短邊尺寸大于1~6mm 的角度公差為()。
導板與凸模的間隙如何?
拉深件側壁與底面或凸緣連接處的圓角R1、R2,特別是R2(),因為它們相當于最后一副拉深模的凸模、凹模圓角。
簡述拉深凹模圓角半徑R凹的選擇原則。
簡述激光切割下料的特點。
簡述拉深凸模圓角半徑R凸的選擇原則。
如何選擇導柱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