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28年毛澤東在《土地法》中指出:“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種方法分配之:(一)分配農民個別耕種;(二)分配農民共同耕種;(三)由蘇維埃政府組織模范農場耕種?!边@段論述提到了“工農武裝割據”的()。
A、基本內容
B、主要斗爭形式
C、戰(zhàn)略陣地
D、基本原則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公元1771年蒙古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率部3萬3千多戶,17萬余人分成三路啟程東返,擺脫了俄羅斯軍隊和哥薩克騎兵的追擊。經過半年長途跋涉,歷經種種磨難并付出的巨大犧牲后回到了中國。他們作出這種選擇的直接動機是:()。
A.民族利益
B.各民族間的交往
C.對本民族特點的把握程度
D.對歷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
2.單項選擇題愛因斯坦說過:“科學對于人類事務的影響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學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間接地生產出完全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工具。第二種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靈。盡管草率看來,這種方式不大明顯,但至少同第一種方式一樣銳利。”其中,“第二種方式”指的是()
A.科學技術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
B.科學技術推動思維方式的變革
C.科學技術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
D.科學技術推動教育方式的變革
3.單項選擇題1991年冬天,英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羅倫茲教授用計算機模擬天氣預報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xiàn)象。他使用同臺計算機和相同的計算程序,僅僅是第二次輸入數據時四舍五入了小數點后的一個小小數值,其結果卻大相徑庭。令羅倫茲教授目瞪口呆:一個是晴空萬里,一個是傾盆大雨。這種細微的誤差造成巨大差異的結果會反復重演,真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一事實表明()。
A、真理和謬誤是截然對立的
B、真理和謬誤的轉化是無條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適用范圍就會轉化為謬誤
D、真理可以轉化為謬誤,謬誤不能轉化為真理
4.單項選擇題2004年9月20日美國《財富》雜志發(fā)表封面文章稱,長期以來,美國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房地產陷入了一種“讓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熱。這說明()。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認識能力
B.非理性因素具有誘導作用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釋作用
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5.問答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最新試題
簡述廣播電視采訪中現(xiàn)場觀察的主要內容。
題型:問答題
客觀事物矛盾運動的(),決定了新聞采訪活動的持續(xù)性。
題型:單項選擇題
被譽為電臺和電視臺的“政治旗幟”和“靈魂”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廣播電視新聞的結構要求層次清楚,經常采用()方式劃分,這是符合視聽規(guī)律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新聞的核心價值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新聞編輯工作中,不作為“把關”時考慮的因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編輯修改稿件要尊重原稿風格,即要盡量保持原作者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電視景別指的是(),變換景別可使電視畫面產生旋律般起伏。
題型:單項選擇題
選擇新聞稿件的主要標準首先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新聞存在的根本條件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