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與導體中心軸距離相等的點上,其磁場強度是相等的
B、離導體中心軸距離增加到2倍時,其磁場強度減少到1/4
C、離導體中心軸距離增加到2倍時,其磁場強度減少到1/2
D、當流過導體的電流增加到2倍時,其磁場強度增加到4倍
E、當流過導體的電流增加到2倍時,其磁場強度增加到2倍
F、a,c和e都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磁場強度與安匝數成正比
B、在有限長線圈軸上,磁場強度端部比中間強
C、在長度為直徑3倍以上的有限長線圈中,端部與中間的磁場強度相等
D、在無限長螺管線圈中磁場強度是均勻的
E、a和d
A、直接通電磁化時,與電流方向垂直的缺陷最容易探測到
B、直接通電磁化時,與電流方向平行的缺陷最容易探測到
C、直接通電磁化時,與電流方向無關,任何方向的缺陷都能探出
D、用線圈法磁化時,與線圈內電流方向垂直的缺陷最容易探出
A、在磁軛法中,磁極連線上的磁場方向垂直于連線
B、在觸頭法中,電極連線上的磁場方向垂直于其連線
C、在線圈法中,線圈軸上的磁場方向是與線圈軸平行的
D、在穿棒法中,磁場方向是與棒的軸平行的
E、b和c
A、兩園棒表面磁感應強度是相同的
B、直徑25mm的表面磁感應強度近似為直徑50mm的2倍
C、直徑為50mm的表面磁感應強度近似為直徑25mm的四倍
D、直徑為25mm的表面磁感應強度近似為直徑50mm的二分之一
A、與橫截面成反比
B、與直徑成反比
C、與橫截面成正比
D、與直徑成正比
最新試題
組合裝配件應分解后再進行磁粉檢測。
熒光磁粉檢測時,磁痕的評定應在暗室或暗處進行,暗室或暗處可見光照度應不小于20Lx。
采用剩磁法時,磁懸液應在通電結束后再施加,一般通電時間為2~3s。
對于交流線圈,線圈中的工件將影響電流的調整。
打亂材料磁疇排布的兩種方法是:加熱到居里點溫度以上熱處理退磁法和反磁場退磁法。
材料磁導率低(剩磁大)及直流磁化后,退磁磁場換向的次數(退磁頻率)應較多,每次下降的磁場值應較小,且每次停留的時間(周期)要略長。
JB/T4730.4-2005標準規(guī)定:采用軸向通電法和觸頭法磁化時,為了防止電弧燒傷工件表面,應將工件和電極接觸部分清除干凈或在電極上安裝非導電物質。
一般說來,進行了周向磁化工件的退磁,應先進行一次縱向磁化。
工件的退磁效果一般可用剩磁檢查儀或磁場強度計測定。
磁場指示器是用于被檢工件表面磁場方向,有效檢測區(qū)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確的一種準確的校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