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美國的政府關門危機
2013年10月1日,聯(lián)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美國政府70萬雇員被迫回家無薪休假;公園、政府部門紛紛閉門謝客;政府預算支持的經濟項目大量停擺;總統(tǒng)出訪亞太的重大外事活動也因此告吹。
關門的原因:因為政府預算沒通過,政府沒錢了。按照美國憲法,政府財政預算需要得到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批準方能生效。10月1日是美國政府新一財政年度的開始,由于由民主黨把持的參議院和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存在分歧,導致支持政府運作的新年財政預算案沒能通過,政府就拿不到辦公經費,部分部門只能暫時關門。
造成本次美國兩黨分歧無法彌合的關鍵原因在于即將全面推行的奧巴馬美國醫(yī)療保險改革法案。同時美國各州的健保交易所也將開張,該交易所是美國醫(yī)療保險改革法法案中擴大醫(yī)保覆蓋面的核心舉措,旨在為沒有醫(yī)療保險的美國人提供政府補貼的醫(yī)保產品。
2013年9月20日開始至30日晚間,在共和黨內“茶黨”等保守勢力的強烈要求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這些議案都與阻撓奧巴馬力推的美國醫(yī)療保險改革實施內容相捆綁,但都沒有得到民主黨掌握的參議院的通過,最終導致聯(lián)邦政府預算至今沒有著落。2013年10月1日,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關門。用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分析美國政府的關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