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5歲,低熱,伴面蒼黃一周入院,查體:面色蒼白,肝脾淋巴結(jié)腫大,胸骨壓痛明顯,無明顯出血點。血紅蛋白75g/L,WBC56×109/I,見幼稚淋巴細胞。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男孩,8個月,因間斷腹瀉50天、面色蒼白1個月就診,大便2~3次每日,呈糊狀。人工喂養(yǎng),4個月添加輔食?;純?個月時,因患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而行小腸大部切除術(shù)。查體:皮膚粘膜蒼白,舌細微震顫,心臟無異常,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血紅蛋白78g/L,WBC3.6×109/L。
應(yīng)肌注維生素B12,同時口服葉酸治療,至臨床癥狀好轉(zhuǎn),血象恢復正常。
初步診斷最簡便的方法是外周血涂片檢查。
男孩,8個月,因間斷腹瀉50天、面色蒼白1個月就診,大便2~3次每日,呈糊狀。人工喂養(yǎng),4個月添加輔食。患兒3個月時,因患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而行小腸大部切除術(shù)。查體:皮膚粘膜蒼白,舌細微震顫,心臟無異常,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血紅蛋白78g/L,WBC3.6×109/L。
主要病因為小腸大部切除術(shù)后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障礙。
初步診斷為營養(yǎng)性巨幼細胞貧血。
最新試題
血友病甲、乙、丙實驗室檢查的共同特點是()
下列哪種情況網(wǎng)織紅細胞升高()
下列哪些疾患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小兒急性白血病一般在下述哪些情況下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韓-薛-柯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診斷依據(jù)()
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常選用哪幾種方案誘導緩解()
紅細胞內(nèi)在異常引起的溶血性貧血,主要原因有()
鐵的貯存形式為()
小兒胚胎期造血包括以下哪幾個造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