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臨近鐵路的地方
B.臨近煤礦的地方
C.臨近油田的地方
D.臨近河流的地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經濟代替自然經濟的重大變革
C.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D.雇傭關系代替依附關系的重大變革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分別是中國和英國的文學巨匠,兩人都逝世于1616年。中英兩國曾共同紀念這兩位文學巨匠。下列表格空白處應填入()
A.《馬可·波羅行紀》
B.《神曲》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譚》
A.棉紡織業(yè)
B.毛紡織業(yè)
C.采礦業(yè)
D.交通運輸業(yè)
A.飛梭
B.珍妮紡紗機
C.水力織布機
D.蒸汽機
A.啟蒙思想的傳播
B.《人權宣言》的頒布
C.拿破侖對外擴張的失敗
D.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最新試題
到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有75條鐵路通車,每年運送2500萬乘客。全國各大城市和人口比較稠密地區(qū)之間都有列車通車,東部和西部海岸鐵路線也都相繼建成。這一現象可以說明,英國工業(yè)革命()
1722年頒布的“官秩表”體現了彼得一世“量才施用”、“論功取仕”的思想,它是對按貴族門閥取仕的腐朽傳統的挑戰(zhàn)。“官秩表”的頒布()
現代工業(yè)提供了物美價廉的商品,人們的生活有所改善;報刊書籍發(fā)行量大增,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女性也獲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機會。這段材料的主題是()
通過歷史課的學習及史料的收集,我們了解重要的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貢獻。“美國總統”、“主張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隸制,最終達到廢除奴隸制的目的”由此判斷他是()
隨著電動機和發(fā)電機的發(fā)明及不斷改進,發(fā)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由此揭開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序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時間是()
19世紀中葉,美國對外來移民來者不拒,歐洲的農民、熟練的手工業(yè)者,甚至產業(yè)工人紛紛攜帶工具和技術紛至沓來。這些移民的到來()
下面為巴黎公社委員會委員(實際數量共64人)來源統計圖。這體現出巴黎公社()
“19世紀歐洲這種運輸設施的開展,使先前未曾開發(fā)地區(qū)卷入世界經濟活動內,更因其克服運輸量、畜力、季節(jié)及移動速度等限制,工業(yè)革命成果得以擴大”。“運輸設施”最有可能是()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巖倉具視為特命全權大使的大型外交使團前往歐美12個國家,進行了為期22個月的考察。巖倉使團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法律文獻在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及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中起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法律文獻的表述正確的是()